张燕开口道:“你知道认知是怎么产生的吗?”

        林修然闻言一脸茫然道:“认知怎么产生?认知不就是观点、看法嘛,认识到了不就有了嘛。”

        张燕摇了摇头,看看看手表,时间还早。找了个椅子在林修然身边坐下道:“你说得对,那么你知道认知为什么会产生误区嘛?”

        林修然摇了摇头,他现在是越发的糊涂了。

        张燕道:“我们的行为来源于我们的认知,每个人都在做着他自己认为是正确的的事,就即使是那些穷凶极恶的罪犯也是如此,在他们当时看来他们的做法是正确的,是迫不得已的,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他们的认知中法律、规则,或者说他人的分量远远在自己之下,虽然事后,在另一个环境中、另一个心态下可能会冷静下来重新思考得出不同的结果。但是在当时,在他们的认知中他们认为自己做得是对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有人考试作弊,在当时他们看来作弊的好处就是大于坏处的,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我这么说你理解吗?”

        林修然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表示明白。林修然皱着眉头反复的思考着张燕说的话,张燕的话他听懂了,但是总感觉只听懂了表面,话里边的含义并没有搞清楚。

        看到林修然点头,张燕继续道:“而我们的认知,可以分成两个角度。分别是对自我的认知he对外界的认知。先说对自我的认知。”

        张燕打开手中的杯子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继续道:“人对于自我的认知,你觉得是来源于什么?是真的来源于自我认知吗?并不是,而是来源于我们认为的他人对我们的认知。这句话可能有点绕,有点烧脑。我们举个例子,我对于自己在公司表现的认知来源于什么?通常是来源于什么?是我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吗?还是来源于我认为别人对我的认知、评价呢?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后者?”

        林修然皱着眉头想了想:“燕姐,不对吧。是前者呀。我对于自己在公司的表现有自己的评价,可能会去寻求别人的意见或者建议,但是归根究底还是我自己的评价呀,正因如此不是才会有很多员工觉得老板发的工资少或者待遇低而辞职的事情嘛。”

        张燕笑了:“那我问你,你是凭什么判断或者凭什么评价自己的表现,自己的工作呢?这个认知或者说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呢?你有仔细思考过吗?”

        林修然随口回答道:“当然是普遍情况了,如果大家平均每周写完一份研究报告,我每周写完两份,在不影响质量的情况下那我的表现就是比别人好啊。”

        刚说完,林修然瞳孔一缩,他被自己的话震惊了,他自己刚刚说了什么?普遍情况?那么普遍情况是怎么产生的?不就是大家或者说是他人认知或者认为的情况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