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赵连年征战,凡是家中有三个男人的,必须征两个当兵;有五个男人的则一律征三个。且“征士五人出车一乘,牛二头,米十五斛,绢十匹。”不能完成的一律斩首示众。如此严酷的暴政,再加上各级官员们趁火打劫式的敲诈勒索,“百姓失业愁困”。最后连卖儿卖女也无法完成,不少人只得全家自缢而死,洛阳和邺城一带道路两旁的高大树木上悬挂着一望无际的尸体,前后相接达数十里。

        石虎统治下的后赵虽民不聊生,但国土之广袤,军力之强盛却是当时十六国的翘楚,是唯一能硬撼东晋王朝的少数民族政权。

        综述评价—石虎应该是个满脸横肉、残暴凶悍、**滔天、会玩好玩……的大胖子。

        而后赵强盛一时,这主要得益于石虎以下若干几点:

        1.实行铁腕统治。石虎本人就是不世出的猛将,从年少时就跟随石勒南征北战,所向披靡,有人说—石勒的大半江山是石虎打下来的。细究历史,此言非虚。而篡位后,行伍出身的石虎极重视军备,后赵巅峰时期拥甲百万之众。极大的威慑了周边邻国,有效地保证了后赵帝国疆域内稳定的局面,为经济的恢复和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2.重视农桑。石虎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他曾下诏:地方官如果不好好督促辖区民众耕种土地,或者不好好经营桑蚕业,就要被撤职查办,通过法令的形式强制地方官重视农桑生产,在他的积极推动下,中国北方的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

        3.他推崇佛学,重视文化。石虎对西域胡僧佛图澄非常尊崇,奉为国师,兴建佛寺八百余座,举国信佛,使后赵成为佛教发展的黄金时代。佛教的兴盛,有效地减少和遏制了石虎及后赵贵族的杀戮风气,对后赵社会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石虎对文化的发展也非常重视。首先,他提倡经学,下令诸郡设立五经博士,设秘书阁校勘经书,并将《春秋》列于学官,使儒学得以复苏。其次,他重视史学,在位时编修的史书有《上党国记》《起居录》《赵书》《二石传》《大单于志》等,虽然这些史书全部散佚,但是很多内容收入北魏崔鸿的《十六国春秋》,成为现今研究后赵史的关键资料。

        慕容皝即燕王位后不久便派扬烈将军宋回为使向后赵石虎称臣,请求出兵共同讨伐鲜卑段部。并允诺将率领大军会同讨伐,并让自己的兄弟宁远将军慕容汗到后赵当人质。

        从以上详加分析:慕容皝对于此次合作“诚意十分不足”。耍了石虎一个“大大的滑头”,从人质人选我们可以看出,此时慕容皝已有数子,一个没舍得派,而是让他那个“屡战屡败”的异母九弟去当人质。而此时慕容第二代里,已亡四人(老二早夭,老四老五老七皆亡),老大慕容翰身在段部,国内仅余老六慕容幼、老八慕容军、老九慕容汗、老十慕容评、老十一慕容彪。此后事件的发展也论证了我们的推断。(后续章节赘述)

        而此时的石虎,刚篡位不久,正是“志得意满”之时,逢慕容皝遣使称臣,大为喜悦,盛情抚慰。并谢绝慕容汗为人质,遣送他返回,与慕容皝秘密约定第二年会合。

        “我身家几个亿,小兄弟借个万儿八千,还吧吧给我打借条…小样吧!”。

        一个“没诚意”,一个“不在乎”,饶是如此,昌盛一时的鲜卑段部上空已是腥风骤起,黑云压城城欲摧……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