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文王在咸阳王宫接见了魏国的使者,马上着急大臣商议。

        “大王,我觉得可以接受魏国的建议。如果放任赵国攻打中山国,那么以现在赵国的实力,中山国一定会被灭亡,那么赵国的实力就会大增。赵国实力的提升,就是对我国的威胁。所以,为了我们的利益,留下中山国最为赵国的牵制,让赵国后方不稳,我建议出面调停。”相国陈珍说到。

        “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不能坐视赵国做大。”一位大臣附议到。

        “好,没那向赵国派出使者,希望赵国出兵,和中山国维持现状。”最后,秦惠文王做出了决断。

        同样的事情也在燕国都城蓟发生着,此时的燕易王已经身患重病,更是不希望赵国变强,于是马上做出了和秦惠文王一样的决断。

        只有在韩国,韩宣惠王是真心希望赵国得胜,但是看到秦国、燕国和魏国都不希望赵国吞并中山国,也只得同意派出使者到邯郸出面调停。

        面对来自秦、韩、燕、魏四国的使者,赵王赵雍也感到了深深的压力。加上前方传回的战报,中山国的抵抗日益顽强,短时间内无法吞并中山国,只得提出条件,中山国必须割让四座城池,赵国军队才会撤兵。

        中山王厝听到赵王赵雍的要求后,就想着马上答应。但是底下的将军和士卒不肯,而那些文臣都不希望打仗,反过来劝中山王厝答应赵国的条件。最后,中山王厝答应了赵雍的条件,割让四座城池给赵国。

        赵国得到了四座城池后,就迅速撤兵回去了。

        而中山国的将士看到自己浴血奋战保卫的城池被割让后,顿时哗乱了起来,但是迫于王命,只得含恨退回国内。从此中山国军队一蹶不振,再无从前的血性。

        而中山国内部,从此奢靡之风日盛,自中山王厝以下,开始追逐享受,日以继夜地歌舞。而来往于中山国和魏国的商人日益增多,魏国生产的大量奢侈品被源源不断地销往中山国。

        这一天,魏申仔细分析了魏国和中山国的贸易数据,对张仪感慨的说到:“相国请看,中山国连年欠收,但是他们的商人来我们采购的大宗商品却不是粮食,反而采购最多的是丝绸、香料、玉器等奢侈品,还有一些贵族订购了多辆豪华马车,通过大数据可以看出,中山国距离灭亡不远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