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的局面是,燕国同样参加了韩、赵、魏三国的合纵,只不过是得胜而还。

        不过这个燕国的相国还是子之,并且权力依旧非常的大。

        公元前318年,也就是燕王哙二年,一个惊人的消息传遍了诸侯。

        那就是燕王哙不知道抽了什么风,燕王的君位“禅让”给相国子之。不仅如此,还把燕国那些俸禄超过三百石以上高官的玺印全部收回来,也一并交给子之来任命,这样下来,燕国一切政务完全都交给了子之来裁决。

        对于这如同儿戏般的事情,魏申是知道内情的。

        燕国的一个叫做鹿毛寿的家伙,是他怂恿燕王哙把王位禅让给子之的。理由听起来还十分强大,他对燕王哙的原话是“今王以国让相子之,子之必不敢受,是王与尧同行也”。意思就是说,您就是把王位禅让给相国子之,子之也一定不敢接受,那么大王您不就是和尧舜一样的人了吗。

        这话是任何一个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相信的,但是天真的燕王哙居然就信了。

        于是燕王哙“举国属子之,子之大重”。

        其实,燕王哙也并不是真心实意想要把王位给子之的,他是真的相信了鹿毛寿的话。认为子之肯定不会接受,然后推让一番,自己便可以和尧舜一样伟大。

        燕王哙做完这一切后,就开始在宫中等着子之来推辞。

        然而,事实却和燕王哙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那就是,子之真的接受了燕王哙的禅让,一丝一毫也没有推让的意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