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绣拍掌赞叹,趁夜领兵埋伏在曹军进攻的必经之道叶县。叶县西北有条河流,名叫澧水,澧水自西向东经过叶县。张绣命人堵塞河道,积蓄河水,待曹洪大军进入叶县时,突然决堤放水,河水汹涌奔腾,转眼淹没了曹军。张绣趁势杀出,大败曹军。

        曹操见两次大败,懊悔不已。郭嘉趁机劝说:“明公,宛城不易进攻,不如趁机攻伐袁术。袁术僭越称号,离称帝只差一步。如果这种行为都能忍受,那么将来会不会有人效仿袁术僭越称号?甚至是直接称帝?到那时咱们手中的天子不就一文不值了吗?愿明公三思!”

        曹操欣然点头,疾问对策。荀攸趁机道:“明公,我有一计,可以让袁术首尾难顾。”曹操拍掌赞叹,以天子的名义号召天下诸侯讨伐袁术。同时封吕布为左将军,请吕布率军攻下邳和九江郡。封孙策为骑都尉,继承父亲孙坚爵位乌程侯,兼任会稽太守,请他率军渡江攻庐江郡。封刘备为镇东将军,请他率军攻沛国。封驻军广陵海西的行吴郡太守陈瑀为安东将军,请他进攻广陵郡。曹操亲率大军进攻汝南郡和陈国,准备夺取袁术在豫州的地盘。

        吕布与袁术刚刚经历一场生死大战,他自然欣然同意。陈宫忙劝谏:“主公,不妥啊,咱们与袁术虽然打了一仗,可毕竟是咱们拒绝和亲、斩杀使者在前,袁术兴兵讨伐在后。这个时候如果咱们坐山观虎斗,袁术必定感激,一定会派人重修盟好。再者,曹操实力强大,如果灭了袁术,必会兴兵伐我,一统兖豫徐扬四州,那时主公该怎么办?”

        吕布摆手笑道:“绝不会,我与曹操已经算是半个盟友,他怎么会攻我徐州?何况我是陛下的恩人,大汉的功臣,即使曹操想讨伐我,陛下也不会同意!”

        陈宫冷笑一声,“区区汉帝,已经是傀儡一个,岂能制约曹操?再说,一个破联盟就能束缚住曹操?刘表与曹操联手多年,他不是照样攻打刘表的南阳?何况主公不要忘了,刘备就驻扎小沛,他可是曹操的盟友,曹操早晚在你和刘备之间做一个选择,主公觉得曹操会舍弃威胁较小的刘备,而选择对自己威胁更大的主公吗?”吕布惊出一身冷汗,于是打定主意拒不奉诏出兵。

        陈登听说吕布拒绝奉诏,急忙请父亲沛相陈珪游说。陈珪亲自拜见吕布,激动质问:“将军,听说你拒绝奉诏,这是怎么回事?如今你与曹操是盟友,与袁术是仇敌,这个时候岂有不帮盟友,而帮助敌人的道理?将军请细想,如果袁术大胜,他会不会兴兵讨伐徐州,报一箭之仇?相反,如果曹操大胜,会不会记恨将军袖手旁观?会不会兴兵讨伐将军?”

        吕布又惊得坐立不安,急忙起身道:“多谢沛相提醒,我险些又铸成大错。不是我不愿意派军,是军师不让我出兵。我原本也觉得应该出兵帮助曹操,可军师担心曹操大败袁术之后会兴兵讨伐我。你说眼下该怎么办才好?”

        陈珪大笑道:“将军放心,曹操绝不会讨伐将军。将军请细想,即便曹操大败袁术,他也必定元气大伤。北方有袁绍,即将一统河北;荆襄有刘表,带甲十万,威胁许都;江东有孙策,即将一统江南。这三人看似与曹操关系匪浅,实际上都是将来曹操的大敌。曹操在大败袁术后,首先面临三人的威胁,他不仅不会讨伐将军,还会倚重将军作为屏障。那时辅佐朝廷一统天下,将军就是朝廷功臣。倒戈一击擒杀曹操,将军更是大汉功臣。进退都有路,将军何必自寻绝路?”

        吕布大喜,当即决定奉诏,出兵一万攻伐下邳南部和扬州九江郡。陈宫多次劝谏,吕布始终不听。

        讨伐袁术的诏书传到江东,孙策嫌弃朝廷封的骑都尉太低,不愿意奉诏。谋士张纮劝谏道:“主公,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哪有不奉诏的道理?这个时候应该依靠曹操,趁机取丹阳、豫章郡等地。如果与朝廷闹僵,不利于主公取江南,所谓师出无名,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主公嫌弃官职太小,大可以派长史张子布前往讨价还价。曹操急于讨伐袁术,必定会答应主公请求。”

        孙策欣然大笑,于是派长史张昭向使者议郎王誧暗示。王誧当机立断,持节代天子封孙策为明汉将军。孙策大喜,当即亲率两万大军扑向丹阳郡和庐江郡。

        诏书传到广陵郡海西县,行吴郡太守陈瑀立马起兵五千准备攻打广陵郡。他曾担任扬州刺史,后来被袁术赶走,对袁术早就心怀愤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