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张角三人骑马缓缓离开京都,刘备心里宛如打翻了五味瓶。虽说答应张角要铲除宦官,实际上刘备心里清楚,只要汉灵帝还活着,任何人也别想铲除宦官。所以他不过是想熬死汉灵帝,等新君即位再谋划铲除阉党。

        第二年灵帝王美人生下皇子刘协,灵帝大喜,立刻宴请群臣。王美人名叫王荣,祖父是已故尚书令王苞,所以王美人算是出身名门。加上王美人容貌秀美,身材匀称,受到灵帝宠爱。但宫中何皇后是出了名的醋坛子,王美人担心被何皇后暗害,之前曾偷偷服用堕胎药,最终还是没能如愿。

        孩子刚落地,何皇后便怒火中烧,视为眼中钉。当时何皇后已经有九岁的儿子刘辩,不过汉灵帝一直嫌弃刘辩行为轻挑,毫无威仪,于是迟迟不愿意立刘辩为太子。如今刘协降生,何皇后自然对这个要争自己儿子继承权的人十分厌恶,于是悄悄命人将毒药放在王美人服用的汤药里,王美人饮后当即身亡。

        汉灵帝大惊失色,急忙前往查看,见王美人四肢青黑,命太医诊治,果然是中毒身亡。灵帝怒不可遏,立刻命张让、赵忠彻查,很快查出是何皇后所为。灵帝大怒,立刻便要废黜何皇后。

        不料何皇后早重金买通了大长秋曹节、中常侍张让等人,加上张让的儿媳是何皇后的亲妹妹,于是曹节、张让领着众中常侍齐齐下跪,为何皇后求情。张让声泪俱下道:“王美人惨死,何皇后罪大恶极,就算是处死也不为过。可是她毕竟是辩皇子的母亲,如果处死了何皇后,日后辩皇子将如何面对陛下?父亲处死了母亲,身为儿子是该痛恨父亲,心疼母亲,还是落井下石,拍手称好?何况陛下只有两个儿子,辩皇子九岁,协皇子才一岁,罢黜了何皇后,必然得罪国舅何进和何苗,甚至得罪满朝文武大臣,将来协皇子就算继承了大统,也未必坐得稳江山。如今四方蠢蠢欲动,正需要何进出力,望陛下三思!”

        汉灵帝怒不可遏,摔头找不到硬地,怒问:“难道朕……朕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这个恶妇胡作非为?这个贱人今日能毒死王美人,他日难保不会毒死协儿,朕岂能容她?”曹节忙劝道:“陛下息怒,何皇后已经知道错了,托微臣等献上悔过书,保证从今往后绝不再犯。而且老奴等愿意凑钱一千万,厚葬王美人,请陛下开恩!”灵帝一听一千万,眼放狼光,又咬牙挥手道:“不行,朕岂能为了区区一千万就放过这个贱人!”张让忙急道:“老奴等愿意凑两千万,一半厚葬王美人,一半孝敬陛下,望陛下开恩!”汉灵帝心痒难忍,叹气道:“罢了,看在辩儿的面上,朕就放过这个贱人。”众人齐齐高呼:“陛下英明!”

        灵帝命众人起身,招招手道:“张让,你负责处理王美人的后事,一定要风光大葬,剩下的钱全部送到西园。”张让贼笑道:“陛下放心。”灵帝轻咳一声道:“他们家一向清贫,从丧葬费里拿出一百万钱给国丈送去。另外,把协儿送到太后宫中抚养,以免那个贱人又失心疯。至于费用,也从丧葬费里出吧!”众人齐齐遵旨。

        张让亲自出宫,望着跪在宫门外的何进、何苗和满朝文武,张让扶起何进,扬声道:“陛下有旨,已经赦免了何皇后。诸位王公大臣,还请回去当差吧!”何进长舒了一口气,疾问缘故。张让小声道:“国舅,为了你们家的事,咱家可是损失了两千万钱。”何进急忙赔笑:“我知道,我知道,我回头立马命人给公公送去。”张让摆手笑道:“国舅客气了,咱们都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咱家忙前忙后,还不是为了辩皇子吗?”

        不久何进借故宴请群臣,叹气道:“如果陛下迟迟不肯立太子,恐怕时间长了,会使小人生出觊觎之心。诸位王公大臣,你们可有主意?”卢植起身道:“储君关系到一国的根本,当初景帝没有早立太子,反倒让梁王等人险些乱了宗法继承制。咱们不如一起上奏陛下,早立太子,以免将来祸起萧墙。”于是群臣一起奏请立刘辩为太子,灵帝不肯纳谏,一直搁置不议。

        转眼到了光和五年,仲春瘟疫流行,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刘备亲自拜访尚书卢植,请求卢植上书朝廷,命公卿大臣弹劾贪污腐败、残害百姓的地方刺史、郡守等官。卢植大喜,立刻上奏灵帝。灵帝不许,叹气道:“水至清则无鱼,这天下不能只有一种官,子干啊,你的心情朕能理解,可治理国家不能操之过急,这件事日后再说吧!”卢植想起刘备献计,忙接着道:“陛下,这些人与民争利,甚至劫掠民财,如果能查清事实,立刻便能抄没他们的家财,全部充公,望陛下三思!”灵帝陡然回身,沉默许久,咬牙道:“罢了,这件事就依了尚书。”

        旨意下达,三公九卿官员纷纷奏报,地方督邮也齐齐巡查,天下百姓也纷纷检举,各地宦官子弟个个双股打颤,日夜心惊。

        后来太尉许馘、司空张济为了谄媚宦官,只弹劾边远清官,对宦官子弟等一概不问。后来百姓竟然跑到京都告御状,京兆尹何进刚与宦官和睦,没敢上奏。后来事情越闹越大,已经满城皆知。司徒陈耽于是联络众议郎一起上奏,弹劾许馘、张济二人。张济曾是灵帝授业恩师,所以灵帝只是责备了二人,既没有让京兆尹审问,也没有交廷尉审讯,命人将二十六个被诬陷的清官全部擢拔为议郎,草草了事。

        当时曹节病死,赵忠被任命为大长秋。赵忠与张让等人一合计,知道陈耽等人矛头直指宦官子弟,于是一同构陷陈耽,命人揭发陈耽贿赂,接着严刑拷打致死。士大夫与宦官第二次交锋,士大夫在地方一展雄风,宦官在朝廷雌威大展,双方你来我往,打个平手。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