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显和对屈突通的部众说:“京师陷落,各位都家住关西,为何还要向东去?”众人闻听此言,全都扔掉兵器投降。屈突通见大势已去,下马向东南方向再三跪拜,并号哭道:“臣力尽兵败,没有辜负陛下,天地神祇,实所鉴察。”遂被迫归降,擒送长安。与李渊见面后,李渊问道:“为何相见得这么晚呢?”屈突通哭道:“我未能尽人臣的忠节,所以到了这个地步,让本朝蒙羞,实在是愧对代王。”李渊对他的行为赞赏不已:“这是隋朝的忠臣啊。”下令将屈突通释放,并授兵部尚书,封蒋国公,为秦王李世民行军元帅长史。

        屈突通归降后,即奉命到河东城下招降尧君素归降,尧君素看到屈突通,欷不自胜,屈突通也泪湿衣襟,他对尧君素说:“我军已经失败,唐王义旗所指之处,无不响应,事情已到了如此地步,你还是早些归降为好。”但尧君素态度坚决:“您身为国家大臣,主上委任您以防卫关中的重任,代王将社稷都托付给您了,您为什么背弃国家而投降呢?还替人家作说客呀!您所乘之马,就是代王赏赐的,您还有什么脸骑着这匹马呢!”屈突通叹息道:“唉!君素,我是力尽图穷才来的!”但尧君素不听,说道:“我的力量还未用尽,何必再多说!”屈突通无奈,只好退走。

        李渊在长安称帝,割据陇西的西秦霸王薛举病亡,其子薛仁杲继位,李渊命李世民率军进攻薛仁杲,屈突通作为李世民的行军元帅长史,也随军出战。李世民在浅水原大败薛仁杲军,斩首数千级,并乘胜追击,包围折摭城,迫降薛仁杲。当时珍宝堆积如山,诸将都争相夺取,而屈突通却秋毫不犯,唐高祖闻知此事后,对屈突通说:“你清正奉国,着自终始,名下定不虚啊。”特赐金银六百两、彩物一千段。

        正当唐朝谋进兵中原,刘武周在突厥支持下向唐河东发动进攻,攻城略地,多次击败唐朝援军,关中震骇。李世民率兵征讨刘武周,屈突通也随军前往,刘武周军战败,李世民率军追击,数次大败其军,彻底消灭刘武周割据势力。此时,刘武周大将尉迟敬德前来归降,尉迟敬德作战勇猛,多次战败唐军,李世民对尉迟敬德的归降非常高兴,但屈突通怕尉迟敬德会反复,所以出于李世民的安全,多次向李世民提起此事。

        后来,刘武周部将大多又叛唐而去,唐军诸将怀疑尉迟敬德也会叛离,将他囚禁在军中,屈突通与尚书殷开山又向李世民进言道:“尉迟敬德刚刚投降,思想感情还没有归顺,这人非常勇猛剽悍,关押的时间又长,已被我们猜疑,必然产生怨恨。留着他只怕会留下后患,请立即杀了他。”虽说李世民未听屈突通之言,但对屈突通的忠心还是非常感动的。

        洛阳王世充称帝,利用唐军无暇东顾之机,夺取了唐在河南的部分州县;河北窦建德实力增强,多次击败在河北的隋、唐军。于是,唐高祖决定进兵中原,采用先郑后夏,各个击破的方略,命李世民领八总管二十五将,统兵八万余东击王世充,屈突通以本官判陕东道行台仆射,从李世民讨王世充。当时,屈突通的两个儿子们都在洛阳,唐高祖想探试他的心意,便函对他:“东征的事情,如今想委托给你,但是你的两个儿子怎么办呢?”屈突通回答说:“此行臣愿意作为前驱,两个儿子如果因此而死,那是他们的命,臣不会以私情妨碍公义。”唐高祖感叹道:“烈士为保全节操而死,我是见到了。”

        李世民攻占东都外围重地慈涧,王世充退保东都,李世民决定先扫清洛阳外围然后攻城。李世民率五百骑巡视战场,至魏宣武帝陵时,被突然而至的王世充所率万余步骑兵包围,王世充骁将单雄信挺槊直逼李世民,唐将尉迟敬德及时跃马大呼,横刺单雄信落马,王世充军稍退。尉迟敬德护卫李世民杀出重围,此时屈突通已闻讯率大队唐军赶到,大败王世充军,活捉其冠军大将军陈智略,斩首一千余级,俘排稍兵六千,王世充只身逃脱。

        屈突通与赞皇公窦轨带兵巡营,猝与王世充军遭遇,交战不利,李世民即率玄甲队驰赴救援,大败王世充军,俘其骑将葛彦璋,斩俘六千余人,王世充逃回洛阳。李世民移军青城宫,营垒未就好,王世充即率军2万出洛阳方诸门,凭借旧马坊墙垣沟堑,依托谷水抵御唐军,唐诸将皆惧。李世民登北魏宣武帝陵观察敌情,见王世充悉众而出,遂抓住战机,命屈突通率步卒5000渡谷水进击,并令其“兵交则纵烟”。交兵后,屈突通令部下放烟,李世民见烟起,亲率骑兵南下,与屈突通合力奋击,王世充也率部殊死抵抗,其部多次被唐军冲散,又迅即聚合。双方激战半日,王世充被迫退兵,李世民纵兵追击,直到城下,斩俘七千人,趁势包围洛阳,王世充只得据城自守。

        唐军将要围攻洛阳时,王世充便派使者向窦建德求救,窦建德遂率十余万大军西援洛阳,进屯虎牢东广武山,并在板渚筑宫,与王世充相呼应,威胁唐军侧背。面对洛阳坚城未下、窦军骤至的危急情况,李世民召集众将商议对策,屈突通、萧瑀、封德彝等多数人认为:“我军疲惫不堪士气低落,王世充凭借坚城固守,不容易很快攻克,窦建德挟胜利之势而来,士气高涨锐不可挡,我军腹背受敌,不是好办法,不如撤退保守新安,以便等待时机。”但李世民最终采纳了宋州刺史郭孝恪、记室薛收的建议,决定扩大战役范围,采用围城打援的战法,以求“一举两克”,命屈突通随齐王李元吉继续围困洛阳,亲率精兵步骑进驻虎牢。同时李世民还将自己的卫兵半数兵力分给屈突通,以保护李元吉。

        李世民在虎牢之战中全歼窦建德援郑大军,唐军主力旋即回师洛阳,王世充见大势已去,被迫率太子、群臣等2000余人投降,此战的胜利,为唐最终统一全国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屈突通论功第一,不久拜陕东大行台右仆射,镇守洛阳。几年后,召屈突通回朝拜为刑部尚书,屈突通以不熟悉法律条文为由,再三辞谢,后转为工部尚书。

        李世民率屈突通、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张士贵等发动玄武门政变,伏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李渊立李世民为皇太子,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担心洛阳发生动乱,派屈突通驰赴洛阳,以检校行台仆射之职镇守洛阳。李渊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大封功臣,屈突通因功赐封食邑六百户。

        屈突通病逝,享年七十二岁,唐太宗痛惜良久,赠予尚书右仆射,谥忠。屈突通有二子:屈突寿、屈突诠,屈突寿袭爵。后唐太宗至洛阳,想起屈突通的忠节之事,拜屈突诠为果毅都尉,并赐予粮食布帛表示抚恤,屈突诠后官至瀛州刺史。唐太宗命人画二十四功臣图于凌烟阁,皆真人大小,屈突通名列其中,位于第十二名,与房玄龄配列太宗庙庭。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