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036,

        “鱼翔似有又似无,鹰击长空又何如,”沈院长嘴里念叨着一句怪词,缓缓的收回了手。“墨姑娘的病,看来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的啊。既来之,则安之,还是先住院再说。”

        原来就这短短的时间,后勤助理小组已经将就诊人员的信息补充完毕发到了沈院长的电脑上。青衣女子的首诊虎头蛇尾,草草结束,看得边上的三人云里雾里。

        这青衣女子二人自随后勤人员领着去办了住院手续。这助理三人组确炸锅了,悬意诊,悬意诊,国医几千年的传说原来是真的?

        苏唐呆头呆脑在边上听了一小会儿才明白,这中医切脉的最高境界,比较确切有史料记载的是悬丝诊脉,就是用一根丝线系于患者手腕,医师就能从丝线的波动了解患者的病情。

        关于悬丝诊最有名的历史传说来自于乾隆皇帝。说是皇帝有一妃子染恙,于是召太医悬脉听诊。这太医于是就在悬丝上诊了一会儿“脉”后,喜形于色地说:“启禀万岁,喜脉!”乾隆一听,暗地笑了,说道“凭这根细丝诊脉看病?朕不信!”御医忙磕头道:“臣诊脉,从未有过差错。”乾隆命太监带御医去看悬丝另一头。

        原来,皇帝想试试御医的本领,丝线的另一端并未系上病人的手腕,而是系在凳腿上。御医看了大吃一惊,险些吓晕——这可是欺君之罪啊!但此人不愧是经验丰富的老御医,稍定了一下神,他搬起凳子细细查看一遍后,说:“敢请劈开凳腿,便知微臣讲的真假。”

        乾隆立即命太监取出利斧劈开凳腿,只见凳腿中有一小蛀洞,洞内有只小虫正蠕动。御医急忙跪奏:“万岁请看,此为木之孕也,可称喜脉?”皇上一听,面露喜色点头表示认同,这才命其给正生病的妃子诊治。此这位御医已吓得大汗淋漓,连衣襟都湿透了。

        悬丝诊脉历来用于皇宫大内,史料传说极多,普遍认为这一诊法确有其实。按理来说,悬丝诊已是传说的境界,在但是在中医国学典籍上,还更有神乎其技的诊脉方式,这就是悬意诊,纯粹通过气机感应识别的诊脉术。

        史书关于此术亦有记载,就是上学时人人应知应会的《扁鹊见蔡桓公》。

        另外二人中的小武问道,“苏唐你可还记得课文?”苏唐摇摇头,这不知是初中还是高中的文言早已忘得差不多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