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歌队?难道还有主力和替补之分吗?”听老陈这么说,岑佳华倒是来了兴趣了,他没有想到歌圩上还有不同的分类。
“嗯,各村都会选拔优秀的歌手组成代表队,进行比赛,至于剩下的青年男女和对歌爱好就可以自由挥了。”
老陈知道岑佳华算是一个对歌圩情况一无所知的人,就耐下性子,给他挨个解释。
以前在书上了解到的歌圩只是一个很笼统地概念,只有深入到其中了解之后,才现里面其实是有很多内涵的。原来,歌圩只是青年男女自举行地聚会和求爱方式,但是随着岁月的推移,歌圩就逐渐变成了当地一个很重要地文化交流活动。特别是最近几年,因为国家开始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每一年的歌圩就变成了各村展示本村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地极佳窗口。
各村都是在歌圩上派出本村本镇最为优秀的对歌手,和来自四面八方的好手进行比赛,一展风采。当然了,正式地比赛之后,业余爱好还有青年男女也会隔河对唱,以歌会友。
走进对歌的会场,岑佳华看到了很多现代化的设备,不由地笑道:“这些也算是与时俱进了?”
在大榕树上已经是挂满了电线,电灯泡甚至一个大喇叭就地挂在了树干之上。
“没有办法了,对歌的时候没有月亮,以前人们是点起火把对歌,现在有了电,自然是要方便一点。”老陈点点头,说道:“还有这个喇叭,以前没有的时候,偌大吵闹的会场,要想找到一个人,还真的是得把嗓子喊哑才行。”
“那对歌的时候,也是用话筒、喇叭扩音吗?”岑佳华心里想说,要是用上了话筒和音响设备,那还真的有点演唱会的感觉。
“这个我们倒是想过,但是因为我们的设备太过简陋,声音失真的现象很明显,所以还是原音就好了。”老陈摇摇头说道:“我们只是乡下的歌圩,和那些由市政府组织的大型歌会还有很大的差距,很多硬件是没有办法跟上的。”
“经费很紧张?我看村子里面每年的收入不少嘛?”伸手摘下一片榕树叶,在手指上搓了搓,闻着一股清香味,岑佳华笑着说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