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跟在林家大船之后的两艘略小的船上,统共栽了十二名自姑苏一带上京赶考的学子,其中大半是山林书院的人。

        一学子赏着傍晚的江景,忍不住与同窗磨牙道:“还以为跟了这林家的大爷,可以有地方赏玩,有酒席可吃。不想人家却带了妻子和那么多丫鬟,倒是看不上咱们这些穷酸样。”

        只听另一个衣着更为简朴的学子却连忙劝到。

        “先生不可如此说,我们本就是进京赶考,林家仁义能载不才一程,又提供饭食,已是感激不尽。况且林家大爷新婚,带上妻子出行,亦是无可厚非,若说略有憾事,便是不能与他讨教文章……”

        不料原先倚着窗发牢骚的学子并不听劝,看着这人轻蔑的笑了一声便不在此处赏景了。

        这一切却都落到了林如海原先的贴身小厮半夏的眼中,他起先为了附和书香,说过新奶奶的不是,好在也算将功折罪,依着林如海的要求盯了书香好一段时间,在她犯事的时候将她抓了。这次北上,林如海让他招呼这些搭船的学子,半夏心下便凉了半截,觉着自己是当真失了主子的倚重。

        如今才不过几日,却是看了好几出戏,这读书人果然是形形色色。在半夏眼中,大爷虽然和新奶奶一道乘的大船,但是每到渡口能扎营之时,总也会客客气气与他们寒暄几句,这些人本就是借了林家的光,却是有那么几个自视甚高,觉着林家不将他们奉若上宾,便是屈才了,也不看看自己什么斤两!

        他也渐渐明白了,原来大爷让他来这边却是为了观察这些人的品性,于是半夏恨不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两艘客船都走动得很勤,也渐渐摸清了这些人的秉性。

        路程过了大半,在一处镇子的渡头扎营的时候,林如海便把半夏传了过去,拷问他这几日所得。

        半夏也没浪费这么些时日,自己兢兢业业的观察,便将各人的言行秉性都学了一遍,林如海听了颇为满意,随手赏了他一个银裸子,让他继续招呼着那一群学子。

        送走了半夏,贾敏自然是要恭维丈夫几句,自屏风后面走了出来,看着他笑道。

        “老爷如今却是……越发慧眼识人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