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夜,百晓生便与况国华再次离开了县城,往偏僻乡村走去。

        李家沟子在县城偏东的地带,地势偏低,东南向有水,其上游有田,上佳。只可惜,这些田都是地主程家的。程家并不是李家沟子的人,他住在镇上。

        李家沟子有个“李”字,村中大多人也都姓李,可实际这村子很破败,也没什么宗族可言。大家即便沾亲带故,也只不过是穷亲戚罢了。

        况国华带着百晓生,抱着两杆长枪,顺水而来。进入李家沟子范围后,二人先后看到一处小院。小院不大,如一般农家院,并列而排,有七座,非常精致。这正是程家健在这里的民居,住在院里的人并不是佃户,而是管家一类的,负责照看此处的上田。

        过了这里,便正式进入李家沟子了。李家沟子的房屋比外间那七间小院可差远了,大多是草房,一些更显得破旧,许多人家院墙塌了都不修补,看起来比现代的贫民窟还惨。

        两人并没有光明正大的进村,况国华还是个通缉犯,自然不能露了马脚。二人一直在暗中行动,且来时况国华心中便有了计议。

        大家住在一个镇子,离的不算近,却也远不了。况国华知道这里,也来过,在此地还有熟人。百晓生给他分析过来了,若想快速成事,只是熟人不行,还要发展一些村子里有名望的长者。若可得长者相助,势必如虎添翼。

        况国华觉得这策略可行,且李家沟子他还真知道这么一人。那就是村长。

        当然,说是村长。其实也就是一个破落户罢了,与村子其他人家无甚不同。据况国华了解。这村长是个有知识的人,与程家大交道,那上田没有佃户在,就是因这村长之功。只是你要说这村长巴结上程家就会好过,那也不尽然了。在他心中,恐怕恨死程家了。

        况国华小时还记得,这李家沟子有一次死了很多人,村长的儿子就在其中——这些人,都是被程家的人打死的。

        那一次。就是因为田地之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