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勣与李靖会师,二人商议说:“颉利虽然战败,人马还多,如果走过沙漠,得到九姓铁勒的庇护,道路遥远险阻,就很难追上他们了。如今下诏派唐俭到那里去,突厥必定放松戒备,我们随后去袭击,这样就可以不战而平定贼寇了。”李靖握着手腕高兴地说:“您的这番话,就是韩信灭田横的策略啊。”于是一起定计,李靖率兵连夜出发,李勣领军跟进。李靖行军至碛口,突厥四处溃逃。颉利率部众一万多人想逃过沙漠,被李勣阻拦。突厥的大酋长率领自己的部落一起投降李勣,李勣在俘获五万多人后顺利回师。

        晋王李治遥领并州大都督,朝廷授李勣为金紫光禄大夫,代理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其后,李勣因父丧离职,在不久又获起用,官复原职,改封为英国公,世袭蕲州刺史。当时,朝廷所封的世袭刺史都只是挂名,不到州郡就任,于是他又以并州大都督府长史的官职遥领太子左卫率。

        李勣在并州任职共十六年,令行禁止,颇为称职,李世民曾对侍臣说:“隋炀帝不能选贤安民,只知道筑长城来防备突厥,对世情的认知糊涂至此。朕现在委任李勣在并州,就使突厥畏惧他的威名逃走。边塞安静,难道不是远远地胜过筑长城吗?”

        李勣被征调入朝,任兵部尚书,他尚未赴任,正遇上薛延陀真珠可汗派其子大度设联同同罗、仆骨、回纥、靺鞨、霫等部族,领军二十万南侵突厥俟利苾可汗阿史那·思摩。思摩率部众进入长城,退守朔州,并派使向唐朝告急。朝廷命营州都督张俭统率所部直逼薛延陀东境,李勣被授为朔州道行军总管,率步卒六万、骑军一千二百人屯驻羽方,与灵州道行军总管李大亮、凉州道行军总管李袭誉等分兵抵御。

        大度设率三万骑兵追击思摩不得,却遭逢李勣所率唐军,大度设大惊,急忙自赤柯泺北撤。李勣挑选所部及突厥的骑兵共六千人,穿越直道、白道川,在青山追上薛延陀军。大度设在诺真水勒兵备战,战阵横亘十里,突厥骑兵先与之交战不利,大度设乘胜追击,射死唐军战马众多。李勣命骑兵下马,持长槊直冲,大破薛延陀军,斩首三千余级,俘获五万余人及马一万五千匹,大度设独自逃走。李勣回师定襄后,又与州兵夹击叛乱的突厥思结部,俘获其百姓一千余口以及众多马、羊。战后,李世民封李勣的一个儿子为县公。

        皇太子李承乾与汉王李元昌、驸马都尉杜荷、兵部尚书侯君集等人勾结,企图谋反。李世民得知后,将李承乾幽禁别室,命李勣与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特进萧瑀等共同审问此案。李世民在与李勣、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商议后,决定晋王李治为太子,其后,朝廷改授李勣为太子詹事兼左卫率,加位特进、同中书门下三品。李世民对他说:“朕的儿子刚当上太子,你原来是他的长史,如今把宫中的事情委托给你,所以有这样的任命。虽然委屈了你的阶位、资历,希望你不要见怪啊。”唐太宗命人画二十四功臣图于凌烟阁,李勣名列其中,位于第二十三名。

        李世民认为高丽大莫离支渊盖苏文弑君残民、“侵暴邻国”,准备派军征讨,谏议大夫褚遂良予以反对,李勣则说:“当年薛延陀进犯,陛下想要发兵讨伐,因魏徵谏阻而作罢,使之直到今日仍为祸患。那时如果采用陛下的策略,北疆可保安宁。”李世民表示同意,并即将亲征。李世民任命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水军自莱州渡海攻平壤;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领步、骑军六万以及兰、河二州的外族降军进攻辽东,张、李两军协力并进。

        李世民亲征高丽,李勣率所部抵达幽州,与各路唐军会合。之后,李勣从柳城进军,大张声势,表面上作出要通过怀远镇的假象。暗中却派部队北上直趋甬道,出其不意,进攻高丽。李勣从通定渡过辽水,抵达玄菟,高丽人大为惊骇,各城都闭门自守。此时,辽东道副大总管、江夏王李道宗及营州都督张俭相继到达,张俭更直趋建安城,大败高丽军。李勣与李道宗合攻盖牟城,陷城后俘获百姓两万多口、粮食十多万石。

        随后,李勣直抵进至辽东城下,李道宗率四千骑兵击高丽四万援军,众将都不认可,唯有李勣同意。但在交战中,因行军总管张君乂率先退走,致使唐军处于不利的境地。此时,李道宗收拢残军,登上高处,发现高丽军阵混乱,于是纵兵进击,李勣也引军助战,大破高丽军,斩首一千余级。李勣围攻辽东十二日后,李世民抵达辽东前线,亲率精兵会师,最终将其攻陷。此役,唐军共杀敌一万余人,又俘获高丽军一万多人、百姓四万口,李勣又转攻白岩城西南,迫使其城主归降。

        之后,李勣参与围攻安市城,李世民设计将高丽援军诱至安市城东南,唐军依山为阵。又命李勣率一万五千名步、骑兵在西岭布阵,长孙无忌率奇兵一万一千人从山北穿越峡谷,冲击高丽军阵后,李世民亲率四千步、骑兵,偃旗息鼓,登上北山。高丽北部耨萨高延寿中计大败,高丽军被斩首两万余级,安市城之战后,高丽举国震惊,后黄城、银城等地军民皆弃城而逃,数百里内断绝人烟。

        唐军回师继续猛攻安市城,守军凭坚城固守,安市百姓闻知李勣奏请克城后坑杀全城男女老幼,皆全力支援守城士卒,致使唐军久攻不下。最终因辽东气候转寒,草枯水冻,军队及战马难以久留,且粮草将要耗尽,李世民于是下令班师。李勣与李道宗率步、骑军四万殿后。唐军回师后,朝廷录功封李勣的一个儿子为郡公。

        夏州都督乔师望、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大破薛延陀多弥可汗,薛延陀内部发生动乱,多弥可汗随后遭回纥等部攻败。李世民也趁机派军进击薛延陀,薛延陀诸部大惊,骚乱不已。多弥可汗逃奔阿史德时健部落,后被回纥攻杀。薛延陀余众七万余口向西溃逃,拥立真珠可汗之侄咄摩支为伊特勿失可汗,伊特勿失遣使上书朝廷,请求在郁督军山北麓保聚驻牧,李世民派李勣与兵部尚书崔敦礼前往安抚。李勣抵达郁督军山后,薛延陀部落首领梯真达官率部下投降,咄摩支往南逃窜到荒谷,李勣派通事舍人萧嗣业招慰其部属,咄摩支随即投降,被送至长安。此时,薛延陀残部仍摇摆不定,李勣纵兵追击,前后斩首五千余级,俘获男女三万余人。

        李世民卧病,对李治说:“你对李勣没有什么恩惠,朕现在准备贬他为外官。朕死后,你应当授给他仆射之职,他就蒙受了你的恩惠,必定为你尽死力。”于是,派李勣出任叠州都督。李治即位当月,召他入朝拜洛州刺史,接着又加封开府仪同三司,命李勣任同中书门下,参与执掌机要事务,册拜为尚书左仆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