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先被核桃说出的,赵嬷嬷的品级给吓住,现在又摄于张嬷嬷的气魄,一下子清醒了。

        高怡秋把产业捐给了朝廷,哪怕我抢下这些地契房契,朝廷想收过去,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张嬷嬷见她脸色灰败的退到了一旁,‘好心’的提醒道:“这座宅子郡主已经捐给了朝廷,不日就会有官员来接收。郡主以后会搬到皇上赐的郡主府里,这些日用的东西,还有府里库房里的东西,自然要尽早搬过去的。夫人也赶紧收拾一下吧,免得朝廷接收时,宅子里还住着人。”

        这些话犹如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棵稻草,李氏的腿一下子就软了,幸好被身边的丫鬟扶住,这才稳住了身子。

        ……

        高怡秋又在庄子里养了十来天,照镜子觉得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吓人了,才带上人手回了京城的郡主府。

        第二天就进宫谢恩去了。

        在庄子上的这十来天,姜嬷嬷很是为高怡秋恶补了一下,进宫的规矩礼仪。

        今日跟着高怡秋进宫的,是康明帝赏赐的另一个嬷嬷——刘嬷嬷。

        刘嬷嬷也是四十来岁,和张嬷嬷不同,她在宫里是佛堂的管事嬷嬷,佛堂当差既轻巧,又不会得罪人,在一般人看来,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差事。

        可刘嬷嬷是个有事业心的人,可惜天不随人愿,她早年跟着的主子早早的去世,她再转投别处,也不得重用,汲汲营营十几年,最后才爬到了佛堂管事上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