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盐是保存菜、肉、鱼、奶的最重要的防腐原料,因为这些食物容易腐烂变质,不像谷类一样可以长期保存。

        但如果用盐腌成咸菜(酸菜)、火腿、咸鱼、奶酪制品,就可以保存数月甚至数年。古代的农民经常需要拿粮食去交换盐,来制作腌制食品。

        所以,在古代而言,盐并不仅仅只是用来吃的,还是必需品的食物添加剂。

        腌制食品除了老百姓长期自用,但更重要的是有了盐,商人就能够实现远距离的食品贸易,这相当于古代版的冷链物流。人人大量的必需品!

        古代内陆的人吃不到海鱼,但是做成咸鱼就可以运往内陆。农业地区的人吃不到北方草原的奶制品,但是用盐可以加工成奶酪运往南方。中原腹地的人也可以把牛肉晒成咸牛肉干运往四方。

        所以在古代,盐甚至于是商业经济的一大基础支撑点。

        另外,对国家而言。

        只要控制了盐的供应和价格,就可以向所有消费者征收食品消费税。中国古代的历朝历代都非常倚重于盐税,是政府收入中最大的来源之一。

        征盐税既不需要花钱圈养庞大的征税公务员队伍,也不会因为征税引发官民矛盾,真是最佳的征税手段。《管子·国蓄》:“民予则喜,夺则怒,民情皆然。先王知其然,故见予之形,不见夺之理。”

        要不是现在的明朝后期,国内混乱,天灾不停。内外皆有乱,并且士大夫和地主等,与皇帝又不是一条心。下面的人如何有机会大走私分盐?

        朱子龙自然也是因此来对了时间,走对了路,天时地利人和之下,才有了现在的便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