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圣旨上,除了朱子龙自己给自己封男爵爵位,还赏赐了二千多亩土地,以酬赏赐!

        也就是说,加上之前的,现在朱子龙的良田可达两万亩了,森林和海边的荒地也有近万亩。

        明代封爵制度分宗室与功臣外戚两套体制,将王与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分离,是明代区别于以往朝代的一大特点。

        一般来说,勋爵只有爵号与食禄,而不再有封邑。不过公、侯等爵位可视情况将赐予铁券,以示其功勋卓著,皇恩浩荡。

        像朱子龙这样,一开始就赏赐土地,只能说是深得帝心。(t的自己给自己封官,当然深得帝心了)!

        事实上,反对封这个勋爵给朱子龙本体的言官有许多。但是因为如今东林党和其它文官的势力并没有一体做大,又有太监势力和皇权压制一二,所以相互间打成了平手,且朱子龙这方有压制之势。

        朱子龙的皇帝分身对这种反对的奏折,处理的态度是学习万历皇帝,一概留中不发。只管让内阁中听话的一名大学士黄立极便宜行事。(帮皇帝挡黑锅)!

        (黄立极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累官少詹事、礼部侍郎。明熹宗即位后,成为魏忠贤的亲信,天启五年(1625年)擢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不久晋升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明朝的爵位是皇帝对功臣的一种奖励方式,使得那些已经位极人臣的功臣可以继续在俸禄上得到提高。

        分为五等,公侯伯子男,每个爵位的俸禄都是不同的,权力也会有相应的不同,但说到爵位的权力却不大,特别是在明朝。

        爵位还可以分为世袭和当代,世袭就是你死了,只要有儿子,就可以儿子继承你的爵位;当代是这个爵位只能你自己当,你的儿子没有权力继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