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能干实事的大明官员采取的方法是:“按照以往的惯例,当广邀本地士绅富户,筹集钱粮,四处打井,缓解旱情,如有流民,以粥赈济。再者当急报朝廷,求拨赈灾银子。”

        这一招,对付短暂的旱情,还是能顶的住的。

        然而,一但天灾时间长。那么就可能变了,双重打击之下,百姓简直就是没有活路。

        因为,那些个大明地主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

        囤积粮食赚一笔,趁机大肆兼并土地,天灾对他们来说,正是发家致富的好时候。至于响应官府号召,出点钱粮赈济灾民,那完全是看心情。

        一般情况下,是绝不会捐赠出来的。

        为富不仁,说的就是大明后期的那些地主们。

        那种整天骂朝廷和大明官府无能的士绅,真让他们出钱出力,跟拿刀放血似的。铁公鸡一个!

        不过,这种天灾在朱家庄和烟台附近,甚至于再远一点的地区,只要距离朱家庄不远的人,都不会受这种天灾影响。

        包括朱子龙的几个封地也是如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