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落魄的读书人,没有中举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天生掉银子的好事。
注:以明朝的物价水平。一年一百多两基本工资,加上时不时写点文章和小道见闻,这些帮朱子龙做事的落魄读书人,年收入只少是可以达到三四百两左右。
对比现代21世纪的物价,以明朝最近银子价值双上涨的情况来看。
相当于现代的中产阶段白领了!
说他们一下子从一贫如洗变成年入十万左右,完全不带一点夸张的效果。
只要是个人,都知道,以后要听谁的话,跟谁走。
随着第一批,这些报社员工们帮老百姓读完报纸,又自己也写了一批文章投过来。朱子龙亲自出马过目一下!
一个小时下来,看完稿子。基本上没太大的问题,都是一些趣闻,就是还不够白。
于是,朱子龙对工作人员道:“可以用,不过告诉他们,下一次再写的白一点。市井百姓都是文盲,要一听他们能明白的程度。这报纸,不是只给文人墨客看的,主要是面对大明的市井百姓。”
边上,做为报纸老大,老二的王微和杨宛同,将朱子龙的处理方式看在眼中,记在心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