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蒙古人没有太多修城池的技术和概念,加上这里又是十字路口区域,换了大明的人若是占领这里,绝对会在这里有修葺城池的打算。

        那怕做一个中转站也是好的!

        “筑堡,耗费时日太久,夯墙,采石,烧砖,水泥都不是一日之功……而且没有强大的势力和经济做为基础,修好了也守不住。”最终朱子龙放弃了这一想法,提都没提。

        筑城是大事,放在明朝那边,善于修缮长城,由成本来通融计算,每丈便须银三十两,修缮三百里长城,计银需一百六十万两。蒙古人那哪这么多钱,平时吃饭都成问题!

        不过,在这里修整几天,还是可行的。

        仅如此,在这里驻个山寨简单式木制营地,就有必要了。

        此时天色快晚,家属多其实也就是说队伍里有一半是辎重营式的人员。在驻营方面反而远强于士兵!

        很快,全军一起动手,伐木的伐木,搭屋的搭屋,打井的打井,干得热火朝天。

        因为有朱子龙专业的规划,加上人数众多,寨子建设很快,众多军士四出,进入丛林砍伐树木,源源不断运来后,或成圆木,或劈成木板,还有大群的人沿着规划地,密集竖起木栅栏。

        傍晚过后,沿着栅栏外间,挖出一道的壕沟,引来河水。除账子外,再临时搭起几个木屋,营地就ok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