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带微笑的大道:“我大明有后了,朕的太子出世也!”

        古代这个有后的说法,其实就是指嫡出,明朝的家庭,嫡出才是最重要的子女。

        如:在众多儿子中,正妻的儿子叫“嫡子”,身份出生为贵。除了正妻以外的其它的妻妾或姨太太的儿子叫“庶子”,身份次之。

        只有嫡子才有资格继承财产和世袭爵位,即使庶子比嫡子早出生也没有僭越或者窥伺的权利。除非嫡子死了,才轮得到庶子继承。所以叫“以贵不以长”。

        皇帝的嫡出,自然就是皇后的子女了。

        除非皇后无子,或没有皇后,那么就从其它从儿子里面,立长为先。

        之所以中国的历史上,历朝历代除清朝外,多以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幼来定太子的位置。

        主要是因为中国人重名份,以及使权力早有归属,避免了兄弟间为了夺位互相残杀勾心斗角。

        当然,这么做也有坏处,那就是不以才能、德行为标准,极易产生一些昏庸的统治者。比如说,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天启皇帝爱好木匠活之类的,要是他们死掉的先皇父亲,泉下有知,估计会给气活。

        稍时,朱子龙这个山寨皇帝,再次笑道:“朕今儿个高兴,传朕的意思。今天在场的,每人赏银十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