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并不是什么文化整理,而是粉饰的焚书坑儒,而且较之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中大量珍贵的史料遭到篡改或销毁,不得不称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浩劫。

        文人鲁迅在批评,明清和民国文人时表示:“现在不说别的,单看雍正乾隆两朝的,对于中国人著作的手段,就足够令人惊心动魄。全毁,抽毁,剜去之类也且不说,最阴险的是删改了古书的内容。

        乾隆朝的纂修《四库全书》,是许多人颂为一代之盛业的,但他们却不但捣乱了古书的格式,还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使天下士子阅读,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也曾经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

        清朝的考据家有人说过,“明人好刻古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妄行校改。我以为这之后,则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变乱旧式,删改原文。”----(鲁迅《病后杂谈之余》)

        所谓,“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

        绝不是开玩笑的!

        想到这些,朱子龙就是不宵的心想:“就算没有清朝后来的动作……文化遗产?是四书五经、八股文、诗词歌赋?还是装腔作势的风雅玩意儿?”

        如果古董之类的物质文化遗产,朱子龙倒是不介意盖个博物馆,把它们收藏起来。

        或许拉到现代去换钱,只少让它们完好的保存在现代社会。

        如果是歌舞之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拍摄成录像或者记录成文字来保存。可这些活着的旧时代酸腐文人和他们的垃圾东西,有谁会愿意把他们当大爷来伺候啊?

        特别是朱子龙这种穿越者,更是不会放在眼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