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金本位还是银本位,其内在的最重要的缺陷就是产量。金银在地球的储量有限,在世界各地相互孤立的时代,一些地方还可以用,这类贵重金属作为流通媒介。

        但是,世界一体化后,再用金银本位,是几乎不可行的。

        而,打向全世界,甚至于间接的统治大明时空的全世界,一直是朱子龙的计划之一。到时候,怎么可能还坚持金属本位货币制度?

        再说没事在国家之间运送金银,似乎也很傻。购辆宝马车,t的,还能挑几车银子去购买吗?

        从自己发财起,再到李自成为自己做嫁衣。

        然后朱子龙一路来江南,豪格也为自己做了黑锅侠,一路的走来,朱子龙手里的白银库存,只少占了大明帝国现在80%的数量。

        这是个大概多少呢?

        自1550年代中欧海路开通至1800年代,中国保持巨额贸易顺差达两个半世纪之久,这在世界贸易史上实属罕见。

        中欧海上贸易航线建立后,美洲白银通过太平洋运到马尼拉,再转至中国。

        1590—1602年估计为5,010吨,1602—1636年约8,400吨,1636—1644年约10000吨,就这还不算走私,没有计算在内的白银数量。

        看清了,这里用的是吨,而不是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