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派人送到朱子龙这里,连他看完都叫一个好。

        想了想,在上面还写了个读后感。天灾来临,赤地千里,人吃人的惨剧时常发生!

        天灾面前,为何国家如此无力进行抢救百姓?

        大明养士二百年,为何在当时政局,如此艰难的时候,没有所谓的士绅挺身而出,为国呢?

        朱子龙这一手,把问题丢出来,然后不说怎么解决。

        在后世,就是公知流、搅屎棍的论调。让人深恶痛觉的那一种!

        但放在几百年前的大明,这绝对是不管是政治上正确,还是城府上的行事作风,皆是堪称最合理的一种论调。

        尼麻,以前东林党也这么玩过,为什么我就不能这么玩?

        不出意料,这篇文章刊登在大明周报的头版头条的时候,立刻引起了天下轩然大波。

        只是,这篇文章见报之后,整个大明士林都对这个问题,有种故意避而不谈的意思。根本就没人敢于正面迎战,回话者也很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