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的历代大明皇帝,除开开国的那几个,后面的都好骗。
百官对皇帝总是说,官员太多了,现在看来官员不是多了,是少了。
当然了,百官现在不说太明显的反对话了,却不代表没人给皇帝添堵,只少有的官员的思想上,是怎么也转不来弯的。
比如说,史部主官官员编制,这时候不可能不说话。
只见史部尚书上前一步说话道:“皇上,增加官员数量固然可以。但总不能让举人、进士,去做一些小官吧?毕竟现在的悬令和诸等官员位置都是有定额的,以前都是小吏的活,他们能做的来?拉不下那个脸啊。再则,增加了官员,朝廷户部的开销也大了嘛。”
此话一出,户部尚书也不能不说话了。
于是,户部也站出来几位官员,说附议。
坐在龙椅子上的朱子龙皇帝分身,早有准备,笑道:“你们是担心,增加的官位都是小官,那些读书人拉不下脸来做?呵呵,这就涉及到一个制度改革了,我们先得从科举说起如何?”
“历年来,那些胡子花白的考生?诸位可见的少了吗?五十,六十岁了,还在考举人的大有人在。那么问题来了,就算让他最后中了举人,又中了进士,还有多少年能为朝廷效力?”
“啊……?”这个问题一出,百官惊讶无语。
科举制度下,能中进士的多数在四十岁以上,很多官员在任上干不了几年,就得告老还乡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