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处仁,那棵墙头草,反覆小人!”蔡京最先想到的不是“大事”本身,而是徐处仁这个人。

        在蔡京一生之中,政敌无数,从司马光这样的前辈名臣,再到现在国子监里的那些自以为正义的太学生,他早就养成了处变不惊的习性了。

        “徐择之虽然反覆无常,但并非残民之辈,怎么会在徐州激起民变?”紧接着,蔡京回到事情本身上来,摇了摇头:“我想想看……莫非与新任的利国监知事周傥有关,我记得周傥还有他那个儿子,惯会折腾的。”

        虽然未曾与周铨见过一面,但蔡京还是一眼看破了事件的本质。

        “大人何出此言?”蔡攸有些迷糊。

        蔡京笑了笑,却不答话,而是向旁边的仆人摆手:“去把约之唤来。”

        蔡攸脸色微微变了一下,稍有些妒意。

        约之是他的弟弟蔡绦,蔡京被贬去杭州时,是蔡绦随侍,故此蔡京对这个儿子更为疼爱,而且处处提点,在蔡攸看来,几乎有手把手教蔡绦为官之意。相反,对蔡攸这个长子,蔡京却还会故弄玄虚,甚至敷衍欺瞒。

        在蔡绦来到之后,蔡京才解释他如何会知道,徐州事变应当与周铨有关,而徐处仁恐怕是被牵连的。

        大宋整个官僚系统,大家都在糊弄,这种糊弄放在灾荒年月自然是不成的,但现在天下太平,糊弄下来虽然无功,却也不会有过,因此不应该生出民变之事。唯一有可能的,就是徐州有人折腾。

        如今大宋,第一会折腾的人名为赵佶,第二会折腾的人名为蔡京,第三会折腾的人名为童贯。反正徐处仁这厮,根本没有折腾的本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