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海商会不是从那赚了不少钱么?”

        周铨笑了一笑:“官家有所不知,如今我们从日本赚钱,大多都要冒奇险……”

        周铨所谓的奇险,并不是海上风波。

        现在东海商会的造船和航海术,已经足以支撑他们在东海、黄海范围内比较安全地往来,对此他们有统计,大约百次出海,才有三到五次较大事故,船只沉没或者失踪者,更是百中无一。

        所谓奇险,乃是日本朝廷的阻止。

        日本自唐安史之乱后,一直实行三禁法,“渡海制”限制日本人到中国来,“禁购令”限制中国输入商品价格,“定年纪”限制中国商船到来的频率。若严格按日本人的这套来做,东海商会的贸易利润会少掉一大半,故此,现在东海商会实际上是在日本海上进行走私。

        走私利润大,但成本也高,而且风险大,还要受日本本地商人的分润,周铨对此早就不满意了。

        “令日本开国设榷城?”听得周铨的建议,赵佶愣住了。

        “对,在日本择一二良港,如高丽之例,划为东海商会租界,以为榷城,许我大宋商船自由往来,不禁次数,不限货物价格,可容日本商民自由买卖,若能如此,足以弥补与辽榷城之失。来日陛下亲征伐辽,亦不愁榷路道绝,国用不足!”

        周铨说得很委婉,但赵佶还是明白了他的意思。

        乘着现在与辽国的榷城还赚钱,用这钱来作为军资,压迫日本开放国门,允许宋国商品倾销,从而让商会获取高额利润,大宋朝廷也可从商会的收入中获取海量的税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