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师师的模样,与陈硕真留下的画影颇为相似!

        这本来只是一个巧合,但方腊之子小圣公、摩尼教头领陈十四在京中与周家父子冲突,曾经抓住过师师,当时就觉得,她与陈硕真留下的幼年画像极象。他们退回浙东,在教中说起此事后,军师陈箍桶就有了一个主意。

        如今摩尼教散布各地,自立为教主的没有十个也有六七个,彼此之间,谁都不服谁。他们所服者,除了大光明神,恐怕就唯有陈硕真了。故此,陈箍桶有意将师师拐走,以陈硕真转世之身的名义,嫁与方腊之子小圣公方书。

        若真能如此,凭借陈硕真的号召力,或许能将各地的摩尼教徒都整合起来,哪怕并不能真正拧成一股绳,至少可以形成一个联盟。各地同时举事,足以让大宋陷入四处烽烟之中,或许方腊父子可以乱中成功。

        “当真是臆想天开!”

        听得这,周铨不免愣住了。

        这是他以己度人,觉得一个已经去世了四五百年的古人,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却没有想过,这些摩尼教高层虽然未必真把陈硕真放在心上,但那些底层信众,长期以来被宣传洗脑,却是极容易被煽动起来的。

        摩尼教欲举事,缺钱、缺粮、缺武器、缺人才,几乎什么都缺。其教中骨干,虽有野心,也有一定组织能力,但是缺乏战略眼光。倒是被称为军师的陈箍桶,却颇有几分谋略,自十余年前投靠方腊起,便开始谋划起来。

        比如说,在京中发展信徒,甚至将教徒安插到了皇宫之中,盗取宫中金玉,准备以此充作军资。再比如说,将阿莲安插到徐州,想法子投靠向家父子,是准备从向家的冶坑里获得钢铁,秘密为摩尼教打造兵器。

        听到这,周铨摇头笑了两声,毕竟只是“几分谋略”,想法倒是和他一样,要赚钱,要控制钢铁,但手段比起他来,可就是粗糙笨拙得多了。

        若没有周铨,摩尼教的准备,都只能算是草草。可是与周铨敌对之后,摩尼教就盯上了他,周铨的一些做法,给了陈箍桶很大的启发。

        比如说榷城之举,陈箍桶亲自负责,伪作商人前往榷城贸易,一是积累起事的军资,二也是想要寻找门路勾结辽国,若是他们起事时,辽国在边境增兵,可经分散朝廷的兵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