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了?换了什么?”

        赵构再问,岳飞却惜字如金,再不肯多说。

        换了什么,当然是从里到外给大宋朝廷大换血。只要那些旧文人旧官僚还在,就休想他们愿意认真地执行新政。

        唯一的办法,是换了不愿意与民众分享权力的皇帝、官僚和士大夫,换上一批来自民众中的新人,然后还要让这批新人有时间限制,在他们完成固化之前,再换上一批新人。如此循环下去,生生不息,方能保证两至三代人之后,来自周铨的新政方略,在华夏形成习惯。

        只不过这一切,和赵构说没有半点用处。莫说是他,就是赵佶这位当天子,若是流露出这等意思来,明日就会有大臣跳将出来行周公伊尹之事,将之罢黜流放!

        赵构愁眉苦脸,心里却还是有些不服气,他暗暗记下济州的各种方略,准备回去之后就整理出来,交与父皇与朝中的大臣们。大宋朝堂之上,有那么多聪明人,他就不相信无法理出一个头绪。

        “前方那里有一座飞廊,你们看到没有?”

        五国城虽然已经是一座拥有十万人口规模的城市,不过适合众人逛的地方并不是太多,逛了近两个小时,已经到了下午四时,周铨指着前方向赵构等人道。

        “看到了,那飞廊自路上架过,这却是为何?”安德抢着问道。

        “因为那边是十字路口,往来行人车辆都是极多,发生过好些次冲撞,故此济州总督想出一法,建起这座天桥飞廊,行人尽走飞廊之上,而车辆在其下经过,须得听从巡捕指挥。”周铨道。

        这种交通管制真与他没有关系,他在五国城呆的时间不算长,只管大的规划,而小的细节,都是黎清带着一群人渐渐填起来的。比如说如同后世红绿灯一般的交通管制制度,便是这里连接发生十余次事故之后,总督府张榜问计,然后一位负责调度船只的引水员揭榜建议,只要在十字路口中间设一岗亭,便将冲撞之事基本杜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