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周铨身边的这支部队,完全装备火枪,第四军中还有大量的士兵仍然穿着铠甲。种彦崇估计了一下,装备火枪的比例,约是四分之一,第四军共有两万五千人,那么就是六千人左右装备了火枪。

        听闻这火枪制造不易,也就是周铨才能使之规模化生产,饶是如此,一年制造出来的良品数量也不多,所以装备的数量才有限。第四军已经是火枪装备比例最高的,别的几个军,最多只有六分之一战士配有火枪。

        “你叫什么名字,这总能告诉我吧?”东张西望了一番之后,种彦崇说道。

        “袁福。”那战士道。

        他只有十八九岁的年纪,虽然有警惕性,可也对世界充满好奇之心。种彦崇又套近乎道:“你是哪里人?”

        “袁福,洪州人,除了他之外,还有我,也是来自江南西路。”就在这时,种彦崇听得身侧又有一人出声。

        种彦崇回头望去,不禁一怔:好一个英挺少年!

        插话的是另一位第四军军士,从肩章来看,是一个伙长,按华夏军的军制,他应当就是所谓的士官。此人一对剑眉,双眸如电,目光炯炯,身后除了背着一杆步兵用火枪之外,还有一根短矛,看上去与别的华夏军军士有些不同。

        “你是……”种彦崇不禁问道。

        “杨再兴,吉州人。”那少年昂然答道。

        种彦崇看着他背着的短矛,正琢磨着要不要问,那边袁福道:“我们伙长是全军比武第一,就是武将军与李将军,对他也赞不绝口,说自己年轻时没有他厉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