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琰儿已经这么大了,记得当初离开的时候,琰儿好像才不过这么高吧,如今都已经成了大美人了。”纪原感叹,他是在早年游学的时候与蔡邕相遇相交,成为至交好友,那时候蔡琰还不过小女儿,少女都算不上,但是现在已经成了倾国倾城的大美人:“岁月不饶人啊,看来我们是真的老了。”

        “纪伯伯正值春秋鼎盛,何来老字一说。”蔡琰盈盈笑道。

        “哈哈,琰儿这话我爱听”纪原哈哈一笑,随后有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来来,坐下谈,福安,去沏壶茶上来。”

        “是!”

        福安闻言躬身退了出去,纪原也招呼蔡邕、蔡琰坐下。

        “当初一别,已经十几年了吧”坐在椅子上,纪原有些感叹道,他和蔡邕早年相交,但是后来分开,各自天涯,一个在北方,一个在南方,十几个年轮,再次故人相见,心里有些感叹。

        “是啊,十几年了,时间过的真快啊。”蔡邕也是幽幽一叹,随后看向纪原:“十几年未见,博源兄已经踏足大儒境界,而我却依旧原地踏步。”

        面色有些复杂,纪原的名声现在虽然比不上宁采臣,但是也算是名满神州,大儒,当世都没有多少,相比起武和道,文气更难修炼,他也领悟了文气,甚至早就文气大成,但是始终不能突破到大儒境界,否者他这次也不用从韩国逃离来到晋国,心里有些复杂,旁边的蔡琰则坐在旁边不说话。

        “时也,命也,我也是偶有所悟”纪原摇摇头,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又问道:“蔡兄是什么时候来的,不是在韩国吗,怎么会来晋国?”

        “哎,此事说来话长,我也是出于无奈,现在韩国境内乱象横生,而且上次韩王见到琰儿后,一直打琰儿的注意,我也是出于无奈,才离开韩国,恰好得知纪兄在晋国,就一路北上”

        蔡邕摇头道,纪原则是看了一眼采用旁边的蔡琰,心中禀然,蔡琰确实长得绝美,倾国之姿,气质出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