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仿制出来也没用,因为黄州书籍的卖点不是这个,而是有名家做校书。

        人称“二刘”的经学名家刘焯、刘炫,如今在黄州西阳寓居,在州学开堂授课,又为黄州的书坊做校书,还有其他一些知名学者亦是如此,有这些人做校书,黄州书的内容质量必有保证。

        校对好的雕版,可以昼夜不停的印刷出成千上万本书籍,内容绝对一样,不像手抄书那样容易错漏百出,而有名家校对的书籍,读书人可以放心阅读,不怕被错漏之处误导。

        综合以上优势,黄州书籍成为热销货物不足为奇,而黄州的商贾便是以此为突破口,在邺城东市有了立足之地,又有店铺销售彩布、夏布,还有肥皂、白瓷、茶叶以及透明玻璃制品等。

        渐渐地这段街道变成了“黄州一条街”,来自黄州的货物都能在这里买到,北地的行商都来此进货,然后运往各地销售,所以整条街的人气都被带动起来。

        安吐罗驻足观望这繁荣的街景,转身走进酒肆来到某个到雅间,刘平已恭候多时,二人很熟所以简单寒暄之后便各自就座,开始谈事情。

        刘平作为西阳王府产业在邺城的负责人,和其他黄州商贾一样,每日都要和当地东家、掌柜们打交道,而安吐罗就时常是其座上客。

        安吐罗是粟特胡商,在邺城有自己的人脉,和其他当地豪商关系密切,所以是黄州商贾在邺城拓展生意的重要合作伙伴。

        黄州商贾在邺城做买卖,多亏了安吐罗等人的帮忙,不过这是互惠互利,安吐罗等几个豪商也得益于这种合作,掌握了黄州热销货物的货源。

        而现在即将多几种,那就是海外香药。

        粟特人是经商民族,数百年来有无数粟特商队往来于东西方,所以在中原广受欢迎的香药,实际上是他们常年贩卖的货物,为何如今却要向黄州商贾进货呢?

        很简单,周军拿下了岭表地区,将广州纳入治下,而广州番禺港是中外闻名的贸易大港,许多粟特人无法收购或者无法大量收购的香药,都能在番禺港的海商那里买到。

        譬如旃檀香,龙涎香等名贵香药,是在天竺、狮子国或扶南等沿海国家出产,若贩卖到波斯或者拂菻,同样是暴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