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朝的帝国双壁一位是羊承,另一位同样是家中次子,即武侯诸葛亮。

        两人的军事才干虽然都被长安学宫所惊叹,但风格却大不相同。

        羊承的风格属于传统印象中的将领,即善用兵,变化若神,又骁勇猛烈。能带领铁骑纵横万里,身先士卒者,无外乎如是。

        而诸葛亮则更像是一位军事家,在战场变化上没有太多惊艳奇策。其一项的风格是主张赏罚分明,精练士卒,严明军纪,使三军如臂使指,战力冠绝一时。所以其也无需太多华丽操作,只要大军压上去,就能大破敌军。

        尤其火药技术的逐渐成熟,大军攻城,精锐甲士无边无际,井栏云梯千重,能顺利掩护工兵在城门附近安置炸药包。

        这使最后一项能抵挡诸葛亮大军进兵的防御壁垒也失去了防御价值。

        给诸葛亮一段成长时间,当世就再也没有人能在正面战场,挡住诸葛亮的攻势了。

        对历史感兴趣的人一定都听过亚历山大大帝的名字,这位君王带着三四万腓力二世留给他的训练有素军队,一路远征,从欧洲一直打到了印度,打到了他们以为的世界尽头,才班师返回。

        之所以有这种战绩,其一是因为腓力二世留下的军队能征善战,其二则是亚历山大大帝是一位天才将领,一路战无不胜,能确保每攻必克,逢战必胜。

        如今诸葛亮也同时具备了这两项条件,孟朝有无数骁勇善战的基层将领,有一支军纪严明,训练有素的大军。诸葛亮亲自指挥的战事也是战无不胜。

        张瑞打算将这位年轻的天才将领派到远东都护府去担任节度使,拿鲜卑、乌桓、高句丽、夫余、辰韩等小国练练兵法,积累一下军事经验。

        然后尝试给他四万精锐步骑,让他一路向西,扬孟朝国威于万里。

        郑和下西洋,展现国威的对象没什么大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