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炉两旁有搭建的平台楼梯,可以直通顶上,从其下边有一条密封的圆形通道直连接下个地炉。

        这就是接连几天的劳动成果,外表看着像两个巨大的圆柱桶,实则里面另有乾坤。

        地炉的内壁,外壁都是由耐火砖垒建,又由高矾铝土混合黏土包封,这样就可以使得整了地炉完全密封,热量难以散出去。

        在地炉的两旁各有两个鼓风机,说是鼓风机,其实就是风箱的进阶版,只是王康这样叫罢了。

        它比风箱要小一些,光看外面其实并无什么差别,但其里的构造却很是复杂,最大的区别,这个鼓风机不是手拉式,而是脚踩式。

        这样的设计要比手拉能省下很多的力气,效率也能提高。

        而它的风力和持续性,也比传统风箱要大出不少。

        这就是一个最大的改进,要知道这个时代人们所使用的还是最原始的风箱,灌风技术落后,这就需要极大的人力来堆积。

        每炼一炉铁都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还特别的累人……

        王康走下来时,此刻已经有数名工匠在开始做着准备工作。

        他们在地炉内铺设着木炭,木炭上则是摆放整齐的铁矿,如此将整个地炉内部塞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