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所言极是。”蔡邕微微笑了一下附和道。

        这可不是什么阿谀奉承,科举制,它确实跟以往传统的举孝廉不同,也确实给了寒门和世家一个同在起跑线上的机会,虽然说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公平公正,比如,外地偏远的寒门子弟,单单只是进京赶考,这一路上的费用,那对于普通穷苦人家来说,就已是一笔天文数字……

        没办法,对此朝廷也是无可奈何,力不从心,由于参加科举的人数众多,朝廷自然不可能承担每一个书生文人的费用,想承担那也承担不起。

        只有过了府试,从到达京试的这一步开始,才会由朝廷来一力承担所有的一切费用。

        殿内一众书生,不过寥寥百余人,此刻虽都低头答卷,但,有些人,特别是昔日和嬴玉一样的异人玩家,或者是寒门子弟,已是泪眼婆娑。

        遥想自己这一路走来的艰苦不易于心酸,直到今日,总算是抵达殿试,终见陛下之天颜……

        熬出头了啊!

        “尔等书生切记,以后,无论是入朝为官,还是下调各地方为人父母官,一定要记住自己是为何而读书。”

        “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好好答卷,朕等着于诸君朝堂之上再相见的那一刻。”

        “谨遵陛下旨意……”

        在一片的恭送声中,嬴玉被凤雏和一众咸阳宫中侍从簇拥着朝外走去,而礼部尚书,蔡邕,他则是留了下来负责主持大局……

        “陛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