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眼下最忙碌的不是吏部,而是礼部,礼部负责吉嘉军宾凶五礼以及藩属和外国往来事宜,登基大典他们当仁不让。
新帝登基可是大事,改朝换代更是大事中的大事,登基大典说什么也不能马虎,既要办的恢宏大气,又要符合周礼,总之不能让人挑出毛病。
朝廷现在不差钱,怎么烧钱怎么来呗。
登基大典虽是礼部负责,其他衙门也不能闲着,而且董昭刚升任太傅,可不想在这件事上出了纰漏让人看轻,回到尚书省召集属官简单开了个见面会便匆匆赶往礼部与刘洪商议。
时间匆匆很快便到了四月初一。
四月初一正是礼部选的良辰吉日,早晨起来,曹操在诸位夫人的侍奉下穿上黑色蟒龙袍,带上冕旒接受百官觐见,然后率领文武百官出城,登上礼部早已搭建好的祭坛祭祀四方神灵,昭告天地神明,大汉亡了,被大魏取代了。
各种乱七八糟的程序足足进行了两个时辰,最后曹操拿着陈琳亲手写的诏书,在供桌前大声念完随手扔进火炉,然后转身面朝文武百官大声吼道:“大魏万年。”
群臣同时躬身行礼,山呼万岁。
官员太多队伍太长,曹操就算喊破喉咙后面的人也未必听得见,鉴于此,曹昂原想把音响搬来的,刘洪却以那东西不符合周礼死活不同意,曹昂又犟不过那个老家伙只好作罢。
登基大典结束又是册封大典,这次册封的主要有三人,一是太子曹昂,二是山阳王刘协,三是秦王曹晟。
前两个都能理解,但是曹晟,那个八岁的小毛孩懂个屁啊,穿着蟒袍带着王冠一个劲的张望,所作所为跟他那个不着调的爹一样,没有一点符合周礼的地方。
百官虽然不满却没一个人敢怠慢,曹操刚登基,连曹彰曹植等儿子都没来得及封赏就封自己的长孙为秦王,可见对他寄予了多大的厚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