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站大门从里面打开,朱成虎仿若听到了门栓被卸下的艰涩声,瞳孔一缩,死盯着那边,吞了不知多少口水。在他跟前,陈迹耷拉着肩膀,两手交叠搁在身前,看起来颇有几分玩世不恭的模样。这可吓坏了朱成虎,没见过这么作死的啊。有心提醒两句,门里那人已经走了出来。

        身着甲胄,看制式应该是正五品的边军游击将军,再看对方年纪,可见是个狠人,或者家里有恩荫。总之,是他们惹不起的角色。

        陈迹见到终于有人出来,正了正身,打起几分精神迎了过去,动作极其夸张,浑然忘记了自己好歹是“读书人”的身份。落在一旁驿站属官眼里,自然是丢脸了。

        大昭虽不及前朝那般“重文抑武”,但承平日久,武将到底会受轻看,也是这些年边地不靖,沿海倭匪猖獗,武将用武之地渐多,这才有所扭转。

        ……

        刚刚从边地抽调回京的游击将军方景瑜,见到当前一幕,还是不经意蹙了蹙眉,暗啐一声虚伪,不愿多费口舌,说到:“陈公子有什么事,在这说吧。”

        拒人千里之外。

        陈迹倒不在意,说到:“实不相瞒,陈迹此次是为粮食而来。”

        “什么粮食?”

        陈迹当下将这段时间一通事添油加醋说了一番,方景瑜皱眉之余,也有斟酌,对于眼前这位通判公子的印象也急剧降到冰点。于是打断道:“这些事自有官府督办,陈公子越俎代庖了吧?”

        陈迹叹道:“百善孝为先,陈迹实不忍父亲奔波劳累,只想稍尽绵薄之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