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下乡扶贫以来,叶韵莹一直都特别忙,最近一年尤其忙,她快要调走了,想在走之前多做一些。前几年他们扶贫是帮着村里通电通路,搞经济作物挣钱这些,今年通网也给落实了。通网之后,村民娱乐手段变多之余,她们又开始帮扶着大家统一搞起了网店,包装,食品安全检测,开店,运营,物流等等一系列工作,忙的晕头转向,生意近期有了起色,已慢慢走上正轨。
就在刚才,她正在写在这些年扶贫工作的汇报,接到电话说外边捐赠给村里学校的一批电脑和书籍今天要送过来。
放下笔,揉了揉有些冻僵的手指,深秋还是挺冷的,刚站起来,眼前突然花了一下,她按住桌子缓了缓,不晕了之后,用凉水拍了拍脸,装备好,骑上自己的心爱的小电驴去外边迎捐物资的队伍。
秋收已过,一旁只剩收获过后灰扑扑的田垄,另一旁整齐排列的大棚里种着各类经济作物。各家各户的房子也整齐气派的多了。
刚来那些年,这村里多数都是些土块搭建的危房,种的东西也单一,主要是产量最高的土豆,煮土豆,炒土豆,土豆炖土豆,精细的白面百米偶尔能有一些。可跟之前的扶贫干部聊天之后,才知道,她来的时候这已经好多了,再早些年,这村里都吃不饱,村里说是普及义务教育,可娃娃们其实十三四岁就结婚了,还要捡木材,种地,料理家务这些,生活的重担压下来,教育也就是个话而已。
叶韵莹记得很清楚,团队来之后做调研,问了各个年龄段的人,觉得之后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基本都觉得能吃饱了,之后每年重复那时候的日子,那便是好了。
那时候缺的不只是钱,而是希望!
她记得那时候的领导们带着当时才下乡的他们,做什么改变,都得挨家挨户去谈,修路、建房子、搬家各家要出钱出劳力的事情并不那么容易推进的。村民们没法想象吃饱以后生活朝哪个地方进步,她们能描述,但空口白牙过去说,就要让人干活让人把好不容易攒的一点点钱投进去,总是有更像是给画大饼或是江湖骗子。
这么多年,走走停停不知多少批人的努力下来,终于将她们曾经吹过的牛都实现了,她们描绘的是未来,是可以实现的未来,而不是画大饼。
扫了眼周围没什么人,她忍不住大笑几声,迎着呼呼的冷风,叶韵莹依然觉得自己此时骑着小电驴的姿态特别豪迈。
突然,她心脏揪痛了一下,慢慢的窒息感越来越强烈,手脚开始冰凉,使不上力气,再也无法平衡住小电驴,小电驴倒了,她被甩了出去,倒在路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