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淮南地,因为朝廷要控制盐税,盐政官员有都是不学无术、因循守旧之辈,是以根本不知如何管晒盐法、也不知如何在晒盐法的基础上收税,因此一直不准用晒盐法。

        而这就导致,淮南要把好容易用草木灰提出来的卤变成盐,还得经过一道煮的工序。

        煮……既然范公堤以东都是宋后才冲出来的,又怎么可能有浅层的煤矿呢?

        是以,既要煮盐,又没有煤,必要用草木。

        煮盐,这又需要大量的草场、林场。

        且不提能长树长草的地方,基本上就可以垦荒,只说淋卤、煮盐两道工序,皆需要大量的草木,这使得淮南盐的成本极高。

        此其弊二也。

        其三:淮南盐,生产成本高、运输成本也高。

        自前朝起,川盐侵楚、闽粤入江西,便是难解决之事,本朝尤甚。

        何以?

        自淮南去汉口,一路皆为逆水行舟,如何比得上夔州盐顺水而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