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让他治理广州府,说实话,在旧官吏中来说,还是不错了的,但是带兵打仗镇守炮台,他就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儒家经典上没教过,他自己也没见识过啊!
但他又不得不来,因为这个时候的广东是没有巡抚的,巡抚由两广总督兼任。
现在总督朱珪,按察使德泰,布政使达尔吉善都各有安排,就只能赶鸭子上架,让他这个知府来坐镇永康炮台了。
而如果是一个知兵的人来守永康炮台,防守的安排必然要以头轻脚重比较好。
也就是在山脚下布重兵,紧守上山的要道,敌军若来必然只能先攻击山脚下的守军,山上的大炮就可以轰击敌军后阵作为支援。
但完全不懂军务的陈知府,受了抚标这些刁滑绿营老油子们的忽悠,把抚标的两千多人集中在了山上,来进行所谓的重点防守。
而把本该抚标大兵该干的危险事情——山下列阵扔给了民团。
这样的安排,就算是民团不反水,这仗也没法打,因为复兴军可以拣选精锐,一个突击就能把山下的民团打散。
而一旦只出动小股精锐,还以快打快,这永康炮台上的万斤大炮就完全没有了用处,何况现在民团还反水了。
所以当何二少爷带着人突然暴起发难夺取半山隘口的时候,这一仗就朝着最不利于坡顶广东巡抚抚标的方向发展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