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书生兴高采烈的,舞台下一群民夫们也乐的眉开眼笑的。
因为自己或者后代考中秀才,基本就是这些民夫们能摸到的最高门槛了。
谁少年时没做过自己成为秀才的梦?谁没幻想过后人中有人能考取秀才呢?
不过台上秀才的运气不太好,他刚考中秀才不久,清军就来到了湖南。
这个刚刚考上生员不久,妻子手里还抱着两个月大孩子的秀才,面临着两个选择。
一个是跟邻村的同年一起,去剪掉辫子去当一个顺民,而且他有秀才功名,只要肯剃发,就能直接做官。
二是去寻找王师,抗清报国,秀才拿起剃刀又放下,始终做不了决定,
这时候,秀才的妻子抱着孩子进来了,秀才把自己的纠结给妻子一说,没想到妻子将手中的孩子往桌子上一放,眼神坚定的看着秀才说道。
“妾虽是女子,但在深闺中也知道忠义二字,国家有难,夫君怎能不思报国反要屈膝投身贼寇呢?
何况剃发易服了,还有何脸面去见九泉之下的祖宗?如今国家危难,君当死战!”
于是秀才选择了千里去寻王师,报效国家,他邻村的同年,则剃了发,去当了满清的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