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满清的支柱武力,大部分确实腐朽了,但还有极小的一部分,大约一两万人,在三藩之后,在康麻子,雍正,我乾隆的不断修正,不断的胡萝卜大棒政策揉捏下,还是保持了不错的战斗力。

        不然满清用什么来灭掉准格尔,我乾隆拿什么南征北战?全靠汉人绿营或者民团?不可能!

        满洲贵族真要一点核心的武力都没有,恐怕等不到民族革命时期,就要被赶下台了。

        不谈民族情绪什么的,中国人从来可是讲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讲究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自古中原大地上的帝王,武力衰微了,那就等死吧。

        真实的满清武力支柱,是从乾隆后期开始衰弱,嘉庆时期江河日下,咸道年间一泻千里,等到脑袋不是一般铁的僧格林沁,在八里桥打光了最后的满洲火枪龙骑兵后,他们才彻底失去了武力这一重要支柱。

        也就是这个时候起,清廷才变得软弱,这之前,他们对待汉人,不管是大臣还是平民,都还是高高在上的。

        “冲啊!冲进去啊!”拿着关东大扫子,长柄云梯刀肉搏兵从两侧绕了过来,呐喊着发足狂奔!

        他们目标是复兴军的侧翼,就算是傻子也知道,前面的火枪对射肯定是打不过的,阿桂的唯一希望,就是能从两翼凿进去。

        几乎所有的复兴军和近卫军侧翼方阵,都升起了象征战况紧急的黄旗,作为后备力量,配备了一定冷兵器的汉儿效节军北军处于扇面的中央,他们化整为零,以一个百户为单位,随着黄老四的调动,不断的四处救火。

        同时在正面,满清的火器营和神机营损失惨重,正面的复兴军一个师和第一来复枪团不但火枪的射速是清军的两倍以上,配备的火炮也比满清好用。

        满清的威远大将军炮射速太慢,抛射的角度不够,杀伤力不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