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当然也要异府了,回避条款与知县一样,具体谁能当知府,谁能当知县,叶大王预备进行一场只针对湖南人的恩科,举人以上才可以应试。
其结果非常的简单粗暴,按照成绩排,排第一的除了自己家乡,就可以随意挑选一个府去当知府,第一名选完那就第二名选,一直到把湖南的九府四州三十一县选完为止。
这湖南这么大,几十个知府知县官帽子,还有四到五个道台,还有布政司、按察司、提督学政衙门,一堆的官职,全湖南至少三分之一的举人都能有个官帽子戴。
不过这其中要刨开叶开已经任命的衡州知府常英瑚,同知杨健,衡南知县彭浚。
当然杨健和彭浚也可以去应试,因为还是有机会做知府的嘛,而知府以上的各级官员,那就不是考的了,而是由叶大王亲自任命,谁贡献大,谁有才能,谁就能直接当上一省大员。
看到这,貌似没什么问题是吧,叶大王完全的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湖南人做湖南官!
不,有问题的在后面,在考试内容上,除了科举一直要考的明经、明法科等以外,叶大王还加了三门,一门泰西算学,一门科学,一门地理。
泰西算学,实际上就是近代数学,与传统科举考过的算学不同,这里面加了些几何学,还有叶大王凭记忆回忆出来的X元X次方程这种基础数学,他还准备在具体考的时候弄点什么鸡兔同笼、脑残泳池抽水工等题目。
科学则是个大杂烩,就是简单的化学加上极为粗浅的物理知识,难度是跟着新州、新三广地盘上的高学毕业水准来的,比后世的初一物理化学都简单。
地理就更简单了,一张简单的世界地图,以及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首都,人口等等,死记硬背的东西,作为第一次往科举中掺水的叶大王也有些忐忑,不敢把步子迈大了。
姜晟沉吟了半天,才有些艰涩的开口,“大王这泰西算学、科学和地理,是何种科目啊?应该都是泰西学问吧,这算术和山川地理等,早就不在科举应试之中了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