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朱标得到这一批银子之后,最先想到的就是以金银为本位,以纸币代替铜币,当然这得是一个循循渐进的过程,毕竟大航海未开,大明的金银储备并不充足。
经过宋元两朝,民间百姓士绅都开始不相信朝廷的信誉了,长期缺乏节制的印刷,导致纸币发生了通货膨胀,完全比不上金银保值稳定。
这也是历朝历代的毛病,哪怕是历史上的明清也一样,根本没有建立一个金融体系的概念,完全就是为了压榨民间财富而发放的纸币。
朝廷发的宝钞朝廷自己竟然不认不回收,而且朝廷完全没有储备金的概念,也没有相应的通胀应对机制,这不崩是不可能的。
说实在的宝钞产生本就是个迫不得已的选择,在目前这种百姓被严重束缚于土地之上、社会产业流动困难,且商业还没发展起来的社会环境下,用纸币作为主流的流通货币本就是个不怎么聪明的办法。
不过开国之初也并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尤其是大明开国所面对的糜烂局面,元朝确实把基层祸害的太惨了。
去年朝廷大规模打压佛教,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融佛像佛器取铜,不得不说无论盛世乱世,佛教确实是富庶,从不吝啬以珍贵材料融铸法器。
朱标与陈佑宗商讨一会儿,俩人对此道都是一知半解,幸好时间还算充沛,可以让一些官员去研究元初所制定的纸币政策。
陈佑宗下去后朱标头痛的捏了捏眉心,其实他也没太大把握,毕竟也没学过金融专业,摸着石头过河罢了。
不过到底是有宋元成败的案例可以参考,耗费些时日应该内能够培养出一些专业的官员人才,到时候小心谨慎些,哪怕损失些也要优先保护朝廷信用为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