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广信记得很清楚,自己上小学的时候,受上面号召,村大队砌了一批大棚,免费提供给村民种,只需每年交些农业特产税。
由于十里八乡没有人种过这玩意,结果白送的很多人都不敢要。最后,马广信家所在的大队分得的大棚实在赖不出去了,大队队长便硬塞给了马广信的父亲。
接手后,因为没有任何种植经验,所以只能慢慢摸索。
第一年,种的西瓜。等到成熟收获时,由于没有瓜菜市场,只能走街串巷地叫卖。这样的零售方式需要时间,但熟了的西瓜等不了,在屋里堆了一堆。马广信姐弟仨有事没事就磕开一个吃着玩,反正祸害了不少。自然,这一年是赔本的。
后来,又改种过黄瓜、芸豆、茄子、小西红柿(即圣女果)、冬瓜等。直到步入正轨后,一年里按季节主要种香瓜和黄瓜。
种大棚比种庄稼挣钱多了,大家都看在眼里,也尝到了甜头。
随着大棚的推广,即使没有政府补助,越来越多的人也甘愿自掏腰包把自家庄稼地建成大棚。镇上也建设形成了瓜果蔬菜市场,引来了全国各地的收购商,瓜菜采摘后大家直接去市场交易即可,省去了零售的麻烦。
没几年,鲁燕镇就获得了“中国香瓜第一镇”的荣誉称号;2013年,莘州县荣获“中国蔬菜第一县”的美称。
总之,是大棚改变了莘州这一方百姓的生活。
对于这些,来自未来的马广信再清楚不过了。
随着越来越靠近村庄,马广信心里百感交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