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乡绅作坊里纺出的粗纺棉布,昌邑县市面上的银价是三钱银子一匹。

        也就是说,官僚乡绅的每匹棉布赚五分银子。

        王由桢听到二叔罗列出来的详细数目,忍不住点了点头。

        确实要比纱锭的二分五厘要多,甚至是多出了一倍,银利达到了惊人的五分银子。

        棉布可是大宗货物,江南商人每年卖出的棉布是以千万匹为基数。

        每多出一厘就多赚不知道多少银子,何况是多出了二分五厘的银利。

        这还是昌邑县的粗布银价,想必在其他地方还会有不少的溢价。

        王由桢继续问道:“那咱们的棉布银利是多少。”

        王伢人在王由桢思考这些话的时候,几乎是闭上了眼睛听嘈杂声,舒坦的差点没呻吟出来。

        真的就像是听到了人间能有几回闻的昆剧。

        王伢人听到侄儿再次重复了一边,这才张嘴说了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