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这个阶段之后,就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就是我们自己做研发设计的时候,预先做了几十、几百种预案,但是不确定哪种最合适,可能要实际生产验证才知道结果。

        如果我们自己把所有方案都做出实物来验证,那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研发经费。

        但是这时候我发现,你已经搞出来了,而且用着效果还很不错,我一看,嚯,跟我的第128号方案高度类似。

        那好,那我就按照这个方案走了,做出来之后,的确也达到了类似的效果。

        技术积累到这种程度的时候,我的工业和设计基础都已经完善起来了。

        很多设计上的东西,就只剩下一层窗户纸了,基本上就一捅就破。

        到了这个时候,作为后发者,放在现成的参考不用,非要自己琢磨,非得把别人趟过的路再走一遍,那是在浪费生命。

        许星辰当然不会那么做,自己虽然还没有直20,但是拿到了海鹰,那我就不客气的参考的。

        逆向工程完成之后,许星辰不会直接生产出来用的,还是要让远望姐大规模升级改造一下,才能批量化生产出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