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救百姓,不激怒蓟王,又获诸将信赖乃其一。后杀诸将,既不背盟,又并其众乃其二。待手握十万大军,星夜兼程,兵进洛阳,独登权臣大位乃其三也。

        单此事,便足见一般。趋利避害,人之常情。然能如董卓这般,两面三刀,虚与委蛇,又心狠手辣,当机立断。足可称“知进退”。

        看似简单,实则不然。便足智多谋如许攸,亦远不如董卓,知进退。诸如何苗等,自恃权贵,自视甚高,不知死活者,不提也罢。

        不等翌日天明。便有一人,不知进退,夜登鱼梁高台。正是九卿之少府,党魁之张俭。

        “老朽张俭,拜见太师。”党魁鹿巾葛衣,藜杖麻履,亦步亦趋,入殿行大礼。

        见党魁折腰跪拜,礼数周全。董卓亦难免动容“少府免礼,请上座。”

        “谢太师。”党魁起身后,却自居末席,并未上座。极尽谦卑。

        “少府所为何来?”董卓和颜悦色,明知故问。

        “玉堂殿前之事,老朽略有耳闻,故不敢多言。只求太师,网开一面。放过台上百官并家小。老朽愿留为质,三日不见大将军归案,当以死谢罪。”说完,张俭离席下拜。竟以头触地。

        “天下重名者,满朝文武,唯公一人耳。”董卓一声长叹“(张)公既出此言,某焉有拒绝之理。”

        言罢,董卓一声令下。将台上罪官家小,悉数方归。独留一众罪官,入殿赴宴。

        董卓离席,请张俭上座。一众罪官,胆战心惊,各自落座不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