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知,此时书文并无标点。正因古文皆无断句,又多用通假字以代之。所以对每一篇经文的理解,人各有异。于是才有名士大儒‘注解’一说。

        如何领会圣上之意,皆看如何断句。

        若把“兼领‘给事黄门侍郎’,便宜行事。”断成一句,便宜行事便是针对‘给事黄门侍郎’这个官职而言。可若把“兼领‘给事黄门侍郎’。便宜行事。”断成两句,就是刘备所求的‘独断之权’!

        如何断句,当以三公为准。

        然而!诏书到了涿县,本地豪强少君侯之手。嘿!山高皇帝远。他如何解释,又如何行事,便与朝堂无关了。

        如此,既不违反祖制国法,又合情合理,悄无声息的把事情给办了。

        书诏之人深谙世故人心,着实可怖。单此一份八面玲珑的诏书,便知宦官之能,千万不可小觑。

        前有窦武,后有何进。两任大将军皆死于宦官之手。现在看来,真就不冤了!

        为何一定要挖空心思的写上‘便宜行事’。这还用问么。冲刘备未付的尾款来着!

        一千三百四十五枚马蹄金饼,只付了五百。还有八百四十五枚金灿灿的马蹄金,未、曾、收、到!

        于是皇帝陛下不惜搭上一个六百石的‘给事黄门侍郎’,也要确保尾款到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