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一个孩子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切。

        于是镇子里的人传先生道德败坏,假正经。当时恰好隔壁村的一个姑娘私自生了一个孩子后自杀,且孩子不知所踪。百姓们最会联想,教书先生便成了负心汉。

        先生里眼中的春晖在百姓的眼中变成了虚伪的光,腹中的才学成为了鸡鸣狗盗的勾当。

        私塾里没了学生,春雨依旧,先生也依旧,但却没了慕名前来的女孩子们。

        春雨扫叶的声音被孩子的吵闹声掩盖,慢慢的,一老一少逐渐熟悉了这种生活。

        但过日子,需要银钱,私塾做不成,日子也紧张了起来。

        往日的读书人变成了砍柴人,青衫变成了束缚柴的布条,唯一不变的,只有他眼中的光。

        如今的一老一少,就靠着私塾先生砍柴然后晚上悄悄卖给客栈讨生活。

        可日子总不会平静。

        孩子自幼多病,身子骨弱;但恰好镇上出现了女孩被奸杀的事儿,而且还在案发现场找到了一把戒尺。

        戒尺这东西,只有私塾先生有,但当时私塾先生正把柴送往客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