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之后,轩辕平安手中一松,长剑落地,他转身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他知道,若是其它人写的历史,他可以用身份,用实力,用银钱去逼迫他们为自己润色,在历史上留下颇为光彩的一笔。可面对徐辰安,他的身份没用,实力还不一定有徐辰安强,至于银钱对徐辰安来说更是没有意义。

        轩辕平安坐在了临窗的书桌前,看向了高悬的明月,虽然他未真正的见过自己的父亲和爷爷,但此时他似乎看到两位胸襟广阔的帝王正在空中对着自己笑。突然间,眼前出现了自己叔叔轩辕仁德的模样,顿时心生怒意,手往前一抓,顿时轩辕仁德模样随风而散,轩辕平安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明月仍旧是明月,清风依旧是清风,方才所见得到帝王,都成了一场空。

        他笑了,嘴里呢喃着徐辰安临走之时留下的那句话。

        「是非功过,且待后人评说!要想改变世人对你的看法,不是取决于我一个写史的人该怎么写,而是取决于身处历史洪流中的我们怎么做!」

        随即,轩辕平安双眸一亮,整个人尽扫颓废之气,随后拿起了徐长安请恶来传给他的《六韬》。

        当初恶来担心自己会留在诸子百家遗迹中,便请徐长安将当年姜尚所写的

        《六韬》给传了出来,但没想到,最终徐长安却被留在了剑狱之中。在时叔和徐长安的提醒下,恶来便把姜尚所写的《六韬》传给了兵家,随后在徐长安的特别关注下,轩辕平安也得到了一份《六韬》。

        《六韬》内容广泛,有用兵之道,也有用人之道,其中《六韬》之中的「龙韬」篇,便是说的帝王之术。徐长安让恶来将这书送给轩辕平安,便说明了他对轩辕平安的照顾和期盼。

        只不过,从稷下学宫旁听出来的轩辕平安之前并没有觉得这书有多重要。

        直到现在,经过了徐辰安的一番话,他才意识到自己是该多学一些东西。自己和褚良不同,褚良通过稷下学宫的考核,那是实打实的,但他通过圣朝稷下学宫的考核,却是有他轩辕家唯一血脉加持因素在内的。

        另外,如今的稷下学宫也壮大了不少。原来的稷下学宫全名叫做稷下学宫谋略分宫,而李道一创办的稷下学宫,才是纳百家之言,掘思想浪潮的正统稷下学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