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随着夏季的来临,府学内的人心也开始浮动。明显能感觉到一些学生的情绪很躁动,交斥着兴奋和忐忑。

        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除了乡试,不做他想。

        朝廷考虑到大部分读书人的家境,所以规定乡试可以同时在京城和各地的郡城举办。这样不仅是对朝廷,还是对考生都减少了压力。

        与院试的连考三天相比,乡试更加严苛和变态,在盛夏炙热天里连续考九天。

        题量之大,之深,环境之艰苦,不仅是对考生的学问,身体,还有心理素质都是极大的考验。

        而更让人紧张,恐惧的,是乡试那“吝啬”的录取率。

        一场县试,本县内可能有150~230人参加,录取率在十分之一。

        府试又从府城下各县参考考生中,剔掉一小半,授为童生。

        然后这部分录取下来的童生,再参加院试。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考到童生的人,对科举一途,都会心怀希望和侥幸,所以除非是家中出了变故,或者年岁大了,一般都会接着考。

        如此一来,院试的参考人数就会暴增,据记载,每一次院试的考生大约都有1000~1500人,毕竟郡城下各府各县各乡的童生,十之八九都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